付出一颗拙朴爱心 奠基孩子幸福人生
——记市级名师、安泽二中教务主任朱莉
临汾新闻网讯 朱莉,安泽二中教务主任,担任班主任工作21年,期间所带班级班风纯正、学风浓厚、成绩显著,2011年2月获得临汾市人民政府“模范教师”表彰,2012年荣获县、市、省“优秀班主任”荣誉,今年教师节被授予临汾市“市级名师”称号。
高尚的师德
朱莉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与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她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凭自身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在教育教学中,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热爱、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她所带的每一届学生中,常有所谓的“差生”与她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
本届学生李凡,母亲早亡,父亲没有固定收入,刚入校不久便私下拿班上同学的钱物。朱莉知道后,没有在班上声张,而是私下让他归还钱物,进行思想教育,鼓励他认真学习、改变自我。
从那以后,她时时关注他、呵护他、教育他,很快,李凡变了,变得和从前判若两人,从有劣迹的“差生”终于转变成一个品学优良的“优生”,从入校时的年级285名一跃上升到85名。
朱老师所教过的学生都知道,病了,她可以替他们买药;没钱了,找她借;父母在外打工,她会给他们一些“偏爱”。2009年冬天,朱莉正好带毕业班,身体一直不好的母亲病情加重在长治住院,她怕耽误学生的课,提前把课调的上了,再去长治照顾母亲。就这样两头跑,她上火感冒了,下了班车打完点滴就到校上课,始终没落下一节课。母亲的病一直不好,2010年正月初三不得不又住进医院。朱莉正月初七开学,白天上课,晚上在医院值班,硬是没请一天假。5月份学生正是练兵高峰期,朱莉每晚在母亲身边批阅试卷,母亲想让她给锤锤背,她总说:“妈,等孩子们中考完了,我一定寸步不离地伺候您。”可没等中考结束,母亲就走了,办完母亲的丧事,朱莉没休息一天就回到学校上课。只是,每次想起对母亲的承诺,朱莉都泪流满面。最后的中考,全县达重点高中8人,她班就占5人。无论平时或节日,学生都会给她发短信,有问候、有感恩、有祝福……她感到无比幸福快乐。
高超的师能
听过朱老师课的人,都会对她严谨的治学态度、清晰的授课思路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留下深刻的印象。她长期认真研究教材、精选教法,久而久之形成了讲得生动形象、练得落实到位的教学风格,加之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与灵活多样、风格清新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朱莉高超的师能首先在于她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从教以来,她不间断地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借几次重大教改之机,不断给自己充电,坚持以新的教学理念支撑中学语文教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达到站得高、看得远的效果。
她高超的师能还表现在她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她努力寻找每一堂课的激趣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顺利实施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与交流,把“主导”与“主体”有机地统一于课堂教学实践中,以达到轻负高效的理想结果。
她高超的师能还表现在教学、科研两不误。
朱莉认为好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而且要会研究,这是“匠”与“师”的区别。为此,她一边注重教学理论的探究与教学实践的深入,一边积极参加县、市开展的各类教科研活动。她2011年撰写的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全省新课标教学研究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浅谈语文阅读教学》获得全省论文大赛一等奖;2012年撰写的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在全国新课标教学研究论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精湛的师艺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一个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重要的是学会育人。朱莉注重发挥本学科的德育功能,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化在教学中。
班主任工作琐细而繁重,学生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班主任都得操心。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朱莉总是比学生起得早、比学生睡得晚,每天工作时间在11小时以上。繁重的工作虽然很累,但是她认识到:班主任,对家长,代表着学校,肩上扛着责任;对学生,代表着家长,双手履行义务;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可以为教好学生付出一颗拙朴爱心,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朱莉善于换位思考。她经常提到的是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所说的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换位思考的情感促使她对学生少了苛求、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王宇博同学,由于父母离异,性格变得任性,对母亲的管教产生不满情绪,有时甚至会干出令家人大惑不解的事情来。他学习态度不端正,学无兴趣,成绩较差,朱老师多次和他谈心,批评教育,收效都不大,放假回家后仍然整天泡网吧,开学不想来上学,家长对他也失去了信心。对此,朱莉专门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多给王宇博一些集体温暖、关心和帮助。然后朱莉带领班长和他的一个要好同学一起去家访,叫他来上学。王宇博入校后,朱莉又循循善诱,因势利导,鼓励他痛改前非,做一个好学生,又请外语老师帮他辅导外语,请优秀生与他结“对子”。渐渐地,王宇博由叛逆对抗渐渐融入了班集体,但因基础较差,学习比较吃力,经常反复,打退堂鼓。朱莉就给他打气,帮他排除学习上的困难,蜕掉自卑心理,对他始终紧抓不放,一月、两月、一学期、两学期……王宇博的成绩稳步提高,不守纪律的现象也根除了,学会了尊重别人。
朱莉还善于心理辅导。2007届138班学生唐巧琴,因父母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使她心理苦闷,学习受到严重影响,面临辍学。朱老师多次和她谈心,给予心理辅导,并上门与其父母沟通。
不但使他们夫妻冰释前嫌,而且使唐巧琴读完了初中。唐巧琴毕业后多次写信或打电话表达对朱老师的崇敬和感谢。
弹指一挥间,二十年过去了,朱莉在基层初中这块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受到了学生的爱戴、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许,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下一篇: 安泽:5000元慰问金发放革命老干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