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一家人把关系处理好了,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别的事情。”12月1日下午,在市府社区张启春主任的热心推荐下,记者来到了市府小区赵战斌的家中,分享浓浓的幸福故事。
“我的老家在翼城县的一个农村,弟兄五个,我排行老大,父母都是农民。”采访中,64岁的赵战斌向记者介绍着。为了缓解家里的压力,1970年赵战斌参军入伍,1975年退伍归来被分配到临汾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从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被改变了。谈起今天的幸福生活,赵战斌笑着指向一旁的妻子,这一切功劳得归功于我的老伴。”
两人的相识,源于亲友的牵线搭桥。赵战斌的父母都在农村生活,1976年结婚后,由于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再加上常年田间劳作,积劳成疾,可谓是家境贫寒,为了帮助家里分忧解难,夫妻二人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丈夫在临汾上班挣钱,妻子负责料理老家的家务,就这样,除了每年的农忙时节丈夫赵战斌会回家帮忙料理耕地,能够短暂的相聚外,其余时间两人都是各自忙碌着。直到儿子要上学,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家三口才终于相聚在临汾。
虽然丈夫工资低,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紧紧巴巴,但他们省吃俭用,依然把工资拿出来贴补公婆家用,尽全力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几个弟兄上学所需费用,结婚所需彩礼,赵战斌夫妇也都积极想办法筹备。
几十年来,在工作中,赵战斌总是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在家庭中,赵战斌处处发挥着“老大哥”的角色,弟兄们无论有什么事都会同他商量,而他也会在大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妻子董春兰也总是处处配合着丈夫的工作,和妯娌关系相处融洽;并在公婆重病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义不容辞地同几个妯娌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义务。
光阴如梭。一转眼,夫妻二人已经携手走过了40个年头。退休后的生活,赵战斌过得温馨惬意,每天除了接送孙女上下学外,基本上就是给孩子们做做饭,社区分配任务、活动时积极参加。”赵战斌幽默地说道:“我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