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昕水:今冬的自来水特香甜

2015-04-23 09:36:23 来源:

“今年冬天,我们可以用上自来水了。”“再也不用到沟底担水了。”这是大宁县昕水镇麦留村民近来一段时间相互传诵的热门话题。今年,省联社临汾办事处结对帮扶大宁县昕水镇麦留村。为了逐步改变麦留村贫穷落后的现状,该办事处党组带领工会办的同志们,多次深入到该村进行实地调查摸底,确定重点扶贫项目,先后为该村做了3件实事。

自来水滋润了农民的心田

麦留村位于大宁县城北10公里处的马头山脚下,海拔1762米,北与永和县南楼乡为邻。全村共有202户,696口人,其中,常住农户仅有82户,计266口人,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打工,先后在太原、临汾等地外出打工人员达430人,现留守人员中老弱病幼妇较多。辖区土地面积较为广阔,但多为沟壑,耕地面积仅为土地面积的30%,人畜用水主要依靠远离村庄4200米以外的山岩淋水,且水流量较小,生活饮水需要爬坡下沟、肩挑车拉,取水过程非常艰难。

为了真正解决该村饮水问题,省联社临汾办事处高度重视,经过实地考察麦留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农民生存环境,并与村干部多次座谈了解和实地查看,深刻认识到解决两处越沟管道的裸漏问题是当前取水困难的燃眉之急。为了尽快解决该村饮水管道防冻的问题,省联社临汾办事处多次与该县扶贫办、水利局、昕水镇党委、政府共同协商,商定解决办法、资金来源,并及时撰写扶贫报告,省联社临汾办事处想方设法在办公经费中挤出2万元,并组织工人十余名,经过一周时间的加工和修理,终于在冬季来临之前,及时解决了麦留村自来水管道的防冻越冬问题,彻底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冬季用水难题。

科技知识送到了农民的心坎

麦留村有耕地面积1720亩,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近年来,部分农户开始种植苹果树,但因长年多干旱天气,生长状况一般。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00元。为此,省联社临汾办事处积极与曲沃县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带领该村干部先后参观学习了曲沃县星海温室蔬菜大棚基地、里村镇万亩红提葡萄基地、北董乡双万亩大蒜大葱基地,杨谈乡万亩红富士基地,带领他们深入基地和园区农户与当地多名农村干部和种植能手进行零距离交流,使他们对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技术创新与服务、品牌打造和推广、产业体系与建设、发展理念与机制等现代有机农业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提高科技素质和增收致富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村民们感受到了省联社临汾办事处的关怀和支持。

远景规划亲近了农民的笑脸

“地处山区干旱地带的麦留村,今后的农村经济发展出路在哪里?”针对这一问题,省联社临汾办事处的同志们多次前往该村,先后召开了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初步确定了该村经济、文化等发展规划:青壮劳力外出闯市场,留守人员种植养殖项目一起上,建立规范中心文化小广场,村容村貌一年要求大变样,远植果树近种粮,三年确保达小康。在村子周围的较平坦地带尝试发展高粱、玉米和短期高收益的药材、蔬菜等经济作物,在朝阳背风的山坡上广泛开挖“鱼鳞坑”,大力种植苹果、核桃、枣树等多年生、长远期经济作物,用3至5年时间,让该村成为一片可以长期经营且经济效益丰厚的经济林带。同时,省联社临汾办事处表示将从多方面带领群众摆脱生活和生存困境,通过扶贫使麦留村农业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村容村貌取得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通讯员 闫卫星 段鹏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