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耀强 兆凤)今年以来,大宁县食药局把开展创建文明单位作为中心工作,定目标、分任务、加压力,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形成食品药品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
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树形象。该局将文明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做到有组织、有规划、有制度、有特色。坚持“岗前学习一小时”,提高执法人员的理论和行政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把学法、守法、知法、用法作为创建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形成人人遵纪守法、依法行政、弘扬正气、自觉维护安定的良好局面。认真纠正“门难进、事难办”的作风,克服“话难听、脸难看”的现象,突出为民、利民、便民主题,建立和完善监督网络,推行公开公正效能。在已采取聘请社会监督员、公开执法程序、处罚结果等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坚持廉洁勤政、政务公开、接受监督,深化效能建设,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为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服务水平,该局实行行政许可“两集中、两到位”,选配工作人员常驻审批大厅中心窗口,实行一门受理,集中办理,认真审核申请资料,严格进行现场核查,严把许可准入关,做到审批过程程序化、办件信息公开化,简化了办事程序,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做到了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工作流程“零障碍”、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缺陷”。
履职尽责,专项整治见成效。该局围绕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推进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从快、从严、从重查处无证经营、制售假劣食品药品、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等违法犯罪行为。认真落实“定查评”工作法,组织开展了农村食品、学校及周边食品、肉制品、食用油、医疗器械5整治等23项专项检查,共收回并销毁超过有效期食品3600公斤,过期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134种,及时排除了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对农村自办宴席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加强对小餐饮食品原材料索证索票、台账登记、环境卫生、人员健康、制作加工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不断规范经营行为,为全县群众营造安全放心的饮食用药环境。
该局充分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等宣传活动,通过在电视台播放宣传专栏、开设大讲堂、现场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等形式,广泛宣传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等。近年来,共出动宣传人员80多人次,宣传车辆10余台次,散发多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解答群众提问2000多人次,通过广泛宣传,在社会上初步形成了人人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促进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该局先后被评为“全县安全监管先进单位”,“政风行风评议活动第二名”,被省局和市局授予“县级执法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市药械监管先进单位”。大宁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获得“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集体”。
责任编辑:王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