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从小学抓起
——大宁县古乡小学开展地震科普第二课堂小记
临汾新闻网讯 5月12日上午9时45分,大宁县古乡小学上空拉响了嘹亮的防空警报,模拟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开始。同学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迅速躲进课桌底下,避开地震开始时的强烈震动,其他责任老师则快速进入指定位置疏散指挥学生。随着震感强度减弱,同学们纷纷双手护住头部,沿着逃生路线进行疏散,仅用52秒钟时间,全校师生全部井然有序地疏散到避险场地,各个班的体育班长向演练总指挥报告到场人数。这是该校每天必须进行的演练活动,通过地震应急逃生演练,提高了全校老师和学生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了平安校园建设。
近年来,该校始终坚持把防震减灾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学校成立了分工明确、职责明晰的组织领导队伍,每学期都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周密、切实可行的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并开展实地演练,提高全校师生对防震减灾教育意义的认识。
为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更为有序地开展,学校注意学科渗透,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教学计划,保证每学年不少于2课时。同时,利用占地面积大这一优势,将防震减灾逃生自救演习的内容划入体育课程,使学生在课堂增强体育素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到了逃生的技能。学校以防震减灾活动专用教室为教学阵地,以防震减灾自救手册内容为主题,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橱窗、班队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每学期利用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日、防震减灾纪念日等开展多次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目前,学生在每天的课间操听到做铃声后即按照疏散路线到操场集合,课间操结束后按照疏散路线走进教室食用营养餐。除此之外,学生每次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都要按照自己的疏散路线行走,从而真正地达到了每天都在疏散演练的常态化、定位化。2010年3月,该校成功举办了全县中小学防震减灾疏散演练现场会,其成功经验使其他学校得以借鉴。
全校抓紧课堂,拓展课外,开设了地震科普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基础科学知识、地震自救和紧急避险技能的教育,防震减灾科普推广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主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面对灾难全校师生已经具备了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和应急避险的各种能力。近几年中,该校先后被评为省、市、县“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张栋宏 田海龙)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