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花朵灿烂绽放
——大宁县古乡小学创建文明单位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在大宁县新城区,有一所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留守儿童之家”的学校,这就是古乡小学。漫步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里,让人如沐春风: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书声朗朗;温暖舒适的宿舍里,干净整洁;主题鲜明的版面,新颖别致;谈吐文雅的师生,意气风发。近年来,该校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契机,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秉承“不放弃一个学生”、“教学生六年,成就学生六十年”的办学理念,全力打造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乐园。
文明之花绽放校园
该校校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始终坚持每周例会、每月讨论会和不定期碰头座谈会,共同研究学生思想发展动态,制定素质提升措施,讨论处理重大事项,在教学工作中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积极开展文明班级、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使学校到处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学校将创建文明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化、规范化,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定期组织学习,适时组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水平,并不断完善文明单位档案,安排专人管理,力求做到规范、完整、有序,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传统文化浸润学子
该校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子女,由于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普遍有着自私、任性的性格。针对这种情况,该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3月份“雷锋月”期间,组织全体青少年积极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争做阳光少年”的主题活动,学生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参加义务劳动,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年十月的建队节活动和其他重大节日,组织国旗下演讲、入队宣誓、少代会、欢度国庆、清明节扫墓、纪念毛泽东诗词诵读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让感恩故事无处不在,让感恩言行遍布校园。他们利用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国庆节、感恩节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感恩教育,采用手抄报比赛、黑板报评比、演讲比赛、诗词诵读、感恩行动、给妈妈(爸爸、老师、祖国)的一封信等多种活动形式,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平台,让他们以感恩之情、回报之心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在经典诵读读书活动中,全校建立诵读常规,每天早读的10分钟和中午15分钟为摘抄和诵读经典的时间,各班决定诗词内容或三字经,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中华文化经典的熏陶,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内涵、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坚持一天一期的校园广播、一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一月一主题的手抄报赛、一年一度的拔河比赛、迎国庆歌咏赛、迎元旦书画手工制作展等,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活跃了校园生活。
文化育人硕果累累
2013年11月,该校被确定为省第三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支持建设的乡村少年宫项目基地。校领导抓住机遇,全面筹建少年宫,并合理编排少年宫活动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了特色班,包括音乐舞蹈、科技制作、体育项目和书法、棋类等课程,除此之外,还开设了道德讲堂等活动项目。
一年来,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优秀童谣传唱、“庆六一”少年宫特色展示、“迎国庆”中华经典诗文朗诵等一系列活动。在“庆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中,少年宫特色展示首当其冲,首先开放各活动室,让上级领导、家长随意参观、提意见;其次进行了电子琴、竖笛、英语口语、合唱、舞蹈等特色展示;最后展出美术、手工、剪纸、书法、科技等兴趣小组优秀作品,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形成了学校教育与少年宫活动紧密衔接,拓展了教育的途径和领域,把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该校卓有成效的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了学校育人环境、师德师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转变和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同时也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奖励。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大宁县平安校园、先进单位、文明单位,临汾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学校、基础教育先进单位以及山西省“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素质教育示范校等。2013年,校长李建平被评为临汾市名校长。学校真正办成了留守儿童的温暖之家、和谐乐园。(侯耀强 房红丽)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