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奏强音
——大宁县昕水镇实施脱贫攻坚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产业扶贫惠泽百村,科教扶贫带动万家,社会扶贫温暖民心……丰富多彩的内容,扎实有效的成绩,不断涌现的亮点,这是大宁县昕水镇实施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动画卷。
今年以来,该镇坚持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新时期扶贫工作方针为指导,始终把“六个精准”作为基本方略,举全镇之力,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咬定目标、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细化工作任务,签订责任状,镇村干部拧成一股劲,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镇以优质干鲜果经济林、设施蔬菜大棚、高效养殖产业为重点,扶持891户2884口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增收。在全镇2.2万亩苹果基地和1.5万亩核桃基地上采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技术,以点带面,带动干鲜果经济林迅速发展。“十三五”期间,通过发展干鲜果,脱贫686户2217人,占贫困人口的40%。依托沿川设施蔬菜大棚基地,引进大棚油桃、西芹、香椿、菌类等高效益品种,推广多膜覆盖、膜下滴灌、统一育种、统一管理等新技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蔬菜产品产销对接,探索发展“农超对接”模式,建立健全蔬菜产品市场网络。“十三五”期间,通过发展设施蔬菜,脱贫131户421人,占贫困人口的7%。
在发展高效养殖业方面,以养殖合作社万头养猪场为龙头,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全镇发展以生猪、羊、鸡为主的养殖业,通过发展高效养殖,力争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
大力推广复制“居住在移民小区,工作在工业园区”的移民搬迁模式,今年让567户2330口人入住小冯移民新区,同时启动小冯、当支两个村128户500口人的移民搬迁工程。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要求,采取整村移民、分散安置的办法,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最终实现移民搬迁安置户住上安全、经济、适用房,彻底解决移民安置户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的问题。
该镇以村委为单位,建设18座100千瓦小型发电站。目前,已建成4个村级100千瓦的小型发电站,从2016年开始,采取多种投资模式,到2020年,完成剩余14个100千瓦小型发电站,实现18个村委100千瓦小型发电站全覆盖的目标。运营收入将全部用于扶贫开发,提高村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与8家企业签订定向培训合作协议,瞄准建档立卡识别出来的贫困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实现打工不出门、就地能脱贫的目标。继续以干鲜果、设施蔬菜、高效养殖为重点,开展产业管理技术培训,提高产业管理水平,增强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积极宣传,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
充分发挥电商的载体、牵引、带动作用,打造电商扶贫营销网,将清香核桃、红富士苹果、西红柿、甜瓜、西瓜等农产品推介出去。适应“互联网+消费扶贫”,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平台,鼓励社会大众积极消费贫困村的优质农产品,激发社会各界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能动性。
全力支持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实现兜底脱贫,实现社保政策兜底一批,努力实现兜得准、兜得住、兜得好的工作目标。对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或因重病、慢性病致贫的家庭实施应急、过渡救助,确保贫困人口早日脱贫。
吹响扶贫号角,拓宽致富之路。一场脱贫攻坚的战役,取得了阶段性战果,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决战,正在昕水河畔悄然打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昕水镇的足音铿锵。(侯耀强 刘磊)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