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古乡小学:这里的每个留守儿童都很快乐

2016-10-13 11:02:47 来源:临汾新闻网

如画的校园,欢乐的童年。

  临汾新闻网讯 金秋九月,当你走进大宁县古乡小学校园,就会被一阵阵稚嫩的童声合唱和悠扬的笛声所吸引。音乐室里,琴声悠悠,歌声嘹亮;舞蹈室里,裙裾飞扬,舞姿翩跹;美术室里,五彩斑斓,妙笔生辉;趣味活动室里,孩子们对弈棋盘,一较高下;武术教室里,孩子们生龙活虎,“嘿、哈”之声不绝于耳……

  是什么让孩子们的童年如此快乐?那是因为学校少年宫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为他们的人生打下了亮丽的底色。

  开展特色教学 活跃校园生活

  古乡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的新城区古乡滩,现有教职工56名,在校学生429人,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由于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这些孩子普遍存在着孤僻、自私、厌学心理,学习成绩提高较慢。

  2013年,该校被确定为省第三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支持建设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基地校,校领导以敏锐的眼光抓住机遇,积极筹建少年宫,并合理编排少年宫活动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他们组建了特色班,主要有舞蹈、美术、书法、科技、棋类、电子琴、竖笛、英语口语、武术、合唱、鼓乐队等,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学生参与率达到百分之百。少年宫先后组织开展了优秀童谣传唱、“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庆六一”儿童特长展示、“迎国庆”中华经典诗文朗诵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课外生活丰富多彩,引领他们在未来遇到更好的自己。尤其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期间,少年宫进行电子琴、竖笛、英语口语、合唱、舞蹈以及美术、手工、剪纸、书法、科技等兴趣小组的特色展示活动,拓展了教育的途径和领域,活跃了校园生活,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在少年宫活动中,该校领导大胆提出“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年年有进步”的思路,合唱、舞蹈、电子琴、竖笛、武术、鼓乐队等特色队每年都参加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其中合唱队代表教育系统在县消夏晚会上成功演出,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加强道德教育 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每年3月份“雷锋月”期间,组织全体青少年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争做阳光少年”的主题活动,学生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参加义务劳动,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逐步培养了他们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年10月的建队节活动和其他重大节庆日,学校组织国旗下演讲、入队宣誓、少代会、清明节扫墓、纪念毛泽东诗词诵读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义教育,让他们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努力学习,乐观向上,为未来回馈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还开设了道德讲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力争达到“让感恩故事无处不在,让感恩言行遍布校园”的目的,还利用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国庆节、感恩节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感恩教育。学校采用手抄报比赛、黑板报评比、演讲比赛、诗词诵读、感恩行动、给妈妈(爸爸、老师、祖国)的一封信等多种活动形式,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带着感恩之情、回报之心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各方面都提高得很快。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学校建立诵读常规,每天早读的10分钟和中午15分钟为摘抄和诵读经典的时间,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中华文化经典的熏陶,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内涵、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安全使用资金 改善育人环境

  要办好乡村学校少年宫,首先要抓好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学校坚持把有限的资金运用到活动项目的完善和增设上,围绕“让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受惠”这一目标,一方面,在校内选配有专长、有责任心的各学科教师,组建少年宫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在全校教师中找寻有特长的教师,送他们外出培训学习,利用“国培”和各类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把少年宫同教师的教学成绩和年终考核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为学生们搭建了能展示自己特长和个性的平台,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发挥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真正做到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该校六年级(2)班学生王宇博是个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导致他在校存在厌学心理,成绩不好。后来,少年宫老师和班主任在一次经典诵读活动中发现他普通话十分流利、诵读时表情丰富、音色圆润,就让他担任了校园广播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王宇博变得自信多了,逐步克服了厌学心理,变成了勤奋学习的好孩子,成绩逐步提高,考试名列前茅。

  丰富多彩的少年宫文化活动促进了学校育人环境、师德师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转变和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奖励。近年来,该校先后被授予大宁县平安校园、先进单位、文明单位、临汾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学校、基础教育先进单位以及山西省“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素质教育示范校等。学校已成为留守儿童的温暖之家、成长乐园。(侯耀强 杨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