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一台台义务教育好戏润泽山区桃李

2016-10-20 10:24: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春风化雨润桃李

——大宁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一所所设施一流的学校、一个个躬耕不辍的园丁、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一批批成就卓著的人才、一幅幅均衡发展的图景……

  这就是大宁县教育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用智慧和汗水谱写的一页页华章,以敬业奉献精神演绎的一台台好戏,以开拓创新绘制的一幅幅蓝图。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这一目标,不断优化学校布局结构和教育发展环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实施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在追求教育优质均衡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发展之路。

  健全工作机制 明确目标责任

  该县秉承办教育就是保民生、办教育就是促发展、办教育就是强未来的理念,按照超前统筹谋划、严密安排部署,科学规划设计、优质改造建设的总体思路,成立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牵头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全县出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了工作重点、目标和措施,有效推进了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进程。

  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实到人,县政府与相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全县聘请了35名县级督学,对学校的均衡发展情况等进行督导评估,及时反馈,加强整改。在学校重点部位、重要区域、重点场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数字高清摄像头,确保实现监控全覆盖。不断强化安全法制教育,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及周边治安良好,目前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或严重违规违纪事件。

  落实惠民政策 共享教育公平

  从今年秋季起,县政府实行农村学校学生食宿免费政策,全县农村小学寄宿生由原来的企业供餐转变为食堂供餐。在义务教育免费的基础上,该县从2013年开始实行学前教育免费和高中阶段教育免费,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15年全免费教育。同时,规范教辅资料和学生统一着装管理,全县中小学教辅资料和校服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政府统一采购,学生免费使用。

  为了保证弱势群体能共享教育公平,县政府要求将残疾儿童编入班级就读,由学校为其建立个人档案。对不适应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学校采取送教入门的方式,制定工作计划,指定专任教师定期进户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构建了妇联、共青团、学校“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关爱网络,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在生活、餐饮、住宿上予以倾斜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

  加大投入力度 健全基础设施

  该县科学调整中小学布局,按照抗震设防标准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对所有布局调整保留的学校进行了校舍加固改造。通过新建、改建和加固等方式改造建设中小学校危房3.6万平方米,涉及项目学校19所,校舍条件明显改善。

  2013年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投入资金664万元,为全县所有学校装备了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等功能教室。在2016年“全面改薄”项目中,共投资3852万元,项目覆盖全县24所中小学校。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均达到了要求,生均用房面积、生均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满足了全县师生教学、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完成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该县教科局先后制订完善了一系列配套方案和综合素质评价考核体系,以学校实施为主体,着力构建富有鲜明特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定期深入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发展个性、培养兴趣、提升技能。同时,加强义务教育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定期开展体质健康达标测试,突出智育为本,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积极推进“生本课堂”、“学案式”、“导学式”等教学改革,课堂效益不断提高,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小学、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达到98%以上。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任重而道远。该县将进一步巩固均衡教育发展成果,坚持优先发展、规范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的教育发展战略思想,坚持德育为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侯耀强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