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走进大宁县徐家垛乡,集镇干净整齐、环境优美,道路硬化到村、平坦宽畅,产业发展喜人、惠及百姓,村民精神饱满、笑逐颜开,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近年来,徐家垛乡大力开展文明乡镇创建活动,经过几年努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治安明显稳定,社会风气不断改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全面丰收。
基础设施打造宜居环境
一条条直通村庄的水泥硬化道路,在美丽的昕水河畔编织出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以前,我们出村道路坡陡路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现在新铺的柏油路直通村外,既方便又安全。”云居村党支部书记冯教生高兴地说。从2015年开始,该乡争取资金15万元,拓宽改造了这条10.5公里的乡村公路,为村民出行创造了便利条件。
近年来,该乡整合各类帮扶资金和项目资金300余万元,新修通村水泥路10公里,便民桥两座,实现了全乡行政村通村道路全硬化,其中“一事一议”项目现完成了15个行政村的巷道硬化工程。
聊起村庄环境面貌的变化,徐家垛村民贺三喜指着整齐划一的路灯说:“乡上给我们安装了20盏路灯,晚上出门和白天一样安全,还给我们修建了乡村浴室,地里回来洗个澡真舒服。”徐家垛村是乡政府所在地,近年来大力实施环境美化和村庄绿化工程,新建了2000米文化墙和广场、卫生厕所等,逐步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农村。
主导产业惠及人民群众
“种地要看老天脸色,打工要看老板脸色,拼死拼活受一年,不是缺粮就是缺钱。”曾经的真实写照,如今已经得到彻底改变,依靠发展苹果和蔬菜大棚,徐家垛乡过上了新生活。
该乡的党委书记侯永刚介绍,目前,全乡共发展蔬菜大棚243座,栽植甜瓜、西红柿11万余株,菜农收入显著提高。在云居村建设500亩精品示范园,带动垣面村发展苹果1.1万亩,邀请省农科院、山西农大专家和县果树中心技术员对果农进行了6次技术培训,聘用两名技术员指导果农修剪果树8000余亩,在沿黄村委栽植花椒近5000亩。光伏发电将为21户贫困户协调金融扶贫贷款105万元,完成105千瓦屋顶发电项目,每户年增收8000元左右。
他们还以南桑峨村为试点,购置蜂鸣器生产线,组织贫困户到鑫辉电子厂培训,开展“七位一体”的扶贫,即园区办牵头、帮扶单位支持、工业园区对接、乡镇具体引导、村委实施监管、企业管理运行、村民辐射带动。目前该生产点已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10人,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让贫困群众通过辛勤劳动逐步脱贫。
文明乡村提高生活质量
在徐家乡各村的农家书屋,书架上陈列的一本本书籍大部分为涉农读物,包含养殖、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的书籍,还有科技、文学、艺术类读物,书目齐全、种类众多。书桌上摆放的外借登记册上被村民借出的读物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农业指导方面的书籍。
云居村的图书管理员说,大部分村民农闲就到书屋阅读、学习,在农作物和牲畜遇到病害时,就到书屋来翻阅资料求助,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除了读书查阅资料,农家书屋还是村民下棋、交流的好去处,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在文明创建活动中,该乡不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活动,共建公厕12个、垃圾池15个,每村配备3名保洁员,定期打扫,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每天茶余饭后村民们齐聚广场,跳舞、唱歌、锻炼身体,一幅和谐景象,在一座座美丽乡村的点缀下,徐家垛乡日渐成为令人瞩目的美丽乡镇。
(侯耀强)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