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老树换新枝 致富果果挂满枝

2017-05-15 09:23: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老树换新枝 核桃变金果

大宁县: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结硕果

  临汾新闻网讯 “县委、县政府组织发展干果经济林项目,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收入,我们村共有清香核桃2800多亩,去年收入达到30余万元,果农出售接穗和外出嫁接技术服务收入近40万元,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大宁县昕水镇史家坪村支部书记刘春寅感慨地说。

  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综合管理示范项目是我省帮扶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一项惠民政策,近年来,大宁县把该项目作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促进脱贫攻坚的重要工程,派出专业工作队俯身下沉,进驻项目区的14个村委,全面实施整形修剪、高接换优、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严把质量关,确保项目进度,使全县林业生态效益明显提高。昔日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一片片经济林生机盎然、果实累累,到处彰显出“青山永驻、绿树常青、果农欢颜”的新景象,2016年10月份,省林业厅督查组在大宁县督查林业工作时,对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为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大宁县多次组织项目区的村民赴汾阳、交口、隰县等地参观学习,让大家转变了观念、看到了希望。聘请省、市林业部门核桃专家多次进行培训,全县果农参训达1500人次,在全县逐步建立起一支120人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成为干果经济林发展排头兵。技术员们通过多方对比,认为方块芽接不但简单易学、成活率高、易管理,而且能够达到一年长骨架、两年扩树冠、3年挂果、4年丰产的效果,总结了“选、平、快、准、坚”五字口诀,让农民很快就掌握了嫁接技术。去年春季组织30余人专业队外出嫁接,劳务收入达27万元。在品种选育上,大宁林业局技术人员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对比,结合全县的土壤、气候、光照等条件,筛选出了适合在当地发展的日本清香核桃为首选品种,组织农民大面积栽植。针对青壮年农民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居多的实际情况,技术服务专业队按照统一涂白、统一施肥、统一修剪、统一嫁接这“四个统一”的办法实施,采取了严把涂白、施肥、嫁接、修剪4个环节的措施,环环相扣、互为依托,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片片核桃林变成了“香饽饽”,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大宁县干果经济林项目区的2960亩经过高接换头的优质清香核桃园已经初见成效,干果经济林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示范效果明显增强,果农收入大幅上升,产量比以前提高100公斤左右,核桃价格由原来每斤7元提高到15元,临近的永和、吉县、乡宁等县果农前来大宁采买接穗,仅接穗一项收入8万余元。其中,示范园建设通过精细管理抓示范、以点带面促发展,涌现出刘春寅、刘三恩、刘德宝等30余户示范户。通过对比,精细管理的产量翻了一番,优种核桃价格翻了一番,管理较好的核桃园亩产达到225公斤,收入近6000元。目前,该县已把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全部设计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进行实施,坚持精准到户,搞好精准设计,严格精准实施,达到精准脱贫的目的。(侯耀强)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