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数九寒天,位于襄汾县东牛村的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有限公司内却一派热火朝天,公司总经理曹运建邀请40余名书法名家和书法爱好者为公司员工和附近村庄的农户们免费写春联、送福利。自回乡创业以来,曹运建带领着唐人居送出的“福利待遇”远不止此。作为该县重点培养的乡土人才,曹运建这样的“土专家”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香饽饽”。
近年来,襄汾县立足本地实际,切实用好“土专家”“田秀才”,激活乡土人才队伍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增添新动力。
摸底筛选“挖”人才。在全县范围内筛选出有文化、懂技术、头脑灵的复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工作为乡土人才进行精准培养,按照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不同类型,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健全县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并进行规范管理。
培训教育“强”人才。整合脱贫攻坚、集体经济破零、人社、农业等部门教育培训项目,依托农村产业人才培养、电商进农村商贸体系建设、家政服务等政策,建立乡土人才培养制度;聘请农技专家,开展新型农业实用人才、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有针对性的培训;组织有专长的农村实用人才到外地学习种植、养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目前,全县累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600余场次,培训乡土人才3500余人次。
发挥作用“显”人才。搭建乡土人才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农村领军人才帮带计划、脱贫攻坚创业项目等平台,支持优秀乡土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与贫困户结对、参与脱贫攻坚、集体经济破零等项目;按照“扶优、扶强、扶特、扶大”的原则,在生猪、家禽、林果等产业规模种养方面对乡土人才给予项目倾斜;不断加大创业致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他们成立种植、养殖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技能优势及引领示范作用。(贾安妮 侯录艳)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