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施良策 凝心聚力“拔穷根”
——大宁县昕水镇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雨后初晴,艳阳高照,大宁县昕水镇的田间村落,处处涌动着一股齐心协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热潮,一场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的精准扶贫战役正在有序推进。为实现今年全镇3个村整村脱贫,437户、1286口人稳定脱贫摘帽的目标,该镇全力以赴实施新大象集团签约养猪项目、购买式造林、光伏发电等惠民项目,严格落实产业扶贫、园区扶贫、电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扶贫八项扶贫工程,使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
奏响脱贫攻坚“交响曲”
“大伯,我是镇上派来的帮扶工作队员,今天来了解您的家庭情况和需求。”在昕水镇而吉村贫困户马生智家里,镇干部和群众交流谈心,了解民意。这是该镇党员干部深入到村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的一个缩影。
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在全镇农村的田间地头、农家炕头,到处活跃着干部职工的身影。机关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三支队伍拧成一股绳,以“精准识别、退出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三个100%为目标,组织所有力量对《贫困户帮扶手册》进行了逐一审核填写,还通过逐村、逐户讲解政策,使脱贫攻坚的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浓厚的脱贫攻坚宣传氛围。
推进项目产业“双丰收”
“我家这几亩红提葡萄挂果后,就不用熬煎孩子上大学的费用了。”吉亭村民王润润信心满怀地说。
近年来,昕水镇把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动员贫困户种植板蓝根400余亩、栽植连翘1000亩,引进试种赤焰椒70亩、红提葡萄50余亩,推广了渗水膜穴播谷子种植新技术,投资50万元为预脱贫村建设老果园管理户40个,防护网13000米,投资20万元用于发展特色种养殖业。
大宁县新大象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确定后,全镇共有268户贫困户报名,已组建完成“象庄养猪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南庄村土地租赁协议,完成了“三通一平”及猪场建设规划,正在与新大象集团对接作养猪场规划设计、组织农户贷款、筹备工程开工。
村级光伏扶贫工程涉及两个村,总投资240万元,已完成地块平整,正在办理备案招投标前期手续。户用光伏计划为全镇6个村70周岁以上贫困户安装194户,投资388万元,并帮助60周岁以下有贷款意愿的261户完成安装,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水平。
园区扶贫已同治诚科技合作,在而吉村建设一条光敏电阻生产线,6月份开始生产以来,该项目安排了38名农村妇女就业,增加收入,共奔小康。
建起生态脱贫“小银行”
“今年加入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后,不出村就能打工挣到钱,不用外出找活干、打零工,光路费盘缠一项就能节省不少,这半年在村里栽树就挣了近两万块钱。”说起购买式造林的好处,罗曲村贫困户贺会平如数家珍。
昕水镇在购买式造林项目建设中,精心谋划、落实责任,动员317户贫困户加入10个合作社,并按照县上《购买式造林议标办法》与各合作社签订了购买式造林工程意向书,由林业部门指导种植,最终还要把林地效益分红都交给农民,使老百姓变以往的“要我造林”为“我要造林”,激发了农民造林的积极性。
茂美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茂生说:“购买式造林的政策和模式,是带动老百姓致富的好方法,一是农民自主参与造林合作社,给自己造林栽树,长期受益;二是在家门口打工既挣了钱,还不影响正常种地和管理果园,一举两得;三是精准扶贫户天天有活干,收入稳定又保险,比在外给别人打工既自由收入还高几倍,都有心劲!”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全镇购买式造林整地任务已经全部完成,正在为栽植苗木做准备,工程验收后,可使合作社成员增加务工收入402.5万元,带动317户、987名贫困人口脱贫。今后,他们表示要真抓实干、加足马力,将以每年不低于1万亩的速度加快荒山造林治理任务,力争到“十三五”末完成6万亩的造林绿化任务,使更多的精准扶贫户有望通过购买式造林获得生态建设的经济效应,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侯耀强 王心)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