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一首黄河曲道尽了那九曲回肠、汹涌奔腾的滔滔黄河水,也道出了人们对黄土高原粗犷豪迈的向往。近日,在晋陕大峡谷于家咀古渡口出现了久违的“活化石”——黄河艄公与纤夫的身影。
1936年红军东征时,老一辈革命家与红军战士一起经于家咀古渡口西渡,在当地留下了许多故事。为红军摆渡早已成为历史,横渡黄河的艄公与拉纤人,更是村民茶余饭后的遥远回忆。
伴随着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的建成与乾坤湾景区的开发,前来观光游览的人多了起来,艄公摆渡、纤夫拉纤这一“活化石”的恢复,便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
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岸边的艄公后人于直环,经过外出考察后,与众村民商量,决定将黄河艄公与黄河纤夫传承下去,让此“活化石”成为乾坤湾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游客真正体会到渡黄河的惊险、刺激与快乐。
于直环介绍,父辈们拉船时逆水而上,纤夫腰呈弯弓,纤缆如弦,在陡峭的黄河岸上手抠岩缝,赤脚在岩石或沙滩上寻找支点,汗珠摔成八瓣,一步步艰难前行。如今,公路比行船便利,身为黄河人,捡起艄公与纤夫这个活儿,主要是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服务,为发展永和旅游事业服务。(王隰斌)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