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昆(1715年—?年),字后山,号柳涯,别号啸山、柳涯居士,山西平阳(今临汾)上村人。清代文学家、教育家。
徐昆七八岁时即随父徐敬轩侨居山东,住雒口镇刘氏园中。成年后由于经常出游各地,对各地民情风俗非常熟悉。他五十五岁时,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才由拔贡生考中举人,授阳城教谕。六十六岁时,即乾隆辛丑(1781年)时,才中进士,官内阁中书舍人。
徐昆非常重视教育工作。在任阳城教谕期间,立“学规八条”、“禁约八事”,并镌刻于官署壁上,颇有教绩。后来回到故乡,居住在薇垣,诗学他的人越来越多。他才美学富,能文能诗能作曲。当时的学者朱筠、钱大昕对他十分器重。钱大昕称他为“倜傥奇士”。
徐昆的主要著作有《易说》《毛诗郑朱合参》《书经考》《春秋三传阐微》《说文解字长笺》《诗韵辨声》《雨花台传奇》《碧天霞传奇》等十余种。其中,《雨花台传奇》是一部真正的地方戏曲,撰写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全剧共三十二出,他写的是当代题材,真人真事,平阳风光、晋桥梅月、汾水柏云、五台神灵以及平阳特产等在徐氏笔底生花。《碧天霞传奇》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作者客居历下(今山东济南)时所撰。他把爱情故事摆在了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中,紧扣忠与奸的政治斗争焦点,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结构新颖,不落俗套。
这正是:才美学富徐柳涯,倜傥奇士时人夸;著书育人有教绩,终居薇垣写秋华。
锡刚 文/图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