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晋南抗战第一枪
——抗日烽火篇之临屯公路阻击战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今的309国道,每天成千上万的车辆川流不息,在承载着助力经济发展使命的同时,这条道路更记录着无数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77年前,由朱德总司令、左权参谋长亲自指挥的临屯公路阻击战,至今还被当地群众称赞叫绝!7月6日,记者见到了安泽县史志办主任郭胜,提到临屯公路阻击战,他顿时来了兴致:“临屯公路阻击战打响了晋南抗日战争的第一枪,整个战役部署得非常周密,没有一个百姓受到牵连。”说话间,郭胜拿出来一本《安泽县军事志》,书中一篇名为《朱总司令在安泽》的文章,较为详细地展现了临屯公路阻击战的整个过程。1938年2月21日,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参谋长率部从洪洞县苏堡镇至安泽县城岳阳,准备往沁源进发,就在部队从岳阳向沁源转移途中路经旧县镇时,获悉日军第108师104旅(三元旅团)3000多人占领屯留后向西直犯临汾。
毛泽东电报指示,日军此次进军,目的在夺取临汾、潼关,然后进攻西安、武汉。要尽力在临汾以北和以东地区歼灭之,重挫日军的进攻。
22日午夜,朱德总司令电话给安泽县县长邓肇祥,言明日寇已经侵占了屯留县城,命邓肇祥带领县大队到旧县镇。
次日天明,总司令和邓肇祥都到达旧县镇。当时日寇西犯的兵力很重,攻势很凶,有人建议暂避日军锋芒,以保存总司令身边十分珍贵的警卫部队,但是总司令坚定地表示,决不能像国民党那样言行不一,一定要不怕牺牲与日寇血战到底。
在和左权到达府城后,朱总司令立即命令一个连队跑步到三不管岭阻击敌人,又命令两个连队在府城设第二道防线。县自卫大队在邓肇祥带领下,由左权参谋长指挥参加战斗。朱总司令在府城做好战斗部署后,即退到李垣村住一夜后往南翻山又到旧县镇指挥战斗。我军在三不管岭、劳井、对口店、府城、草峪岭、永乐、七里坡、蔡家庄、尧店等地对日军进行阻击。
23日上午10时左右,战斗在三不管岭上打响,敌人兵力几十倍于我军,火力更占绝对优势,但我军战士硬是用步枪、手榴弹让敌人每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整整一天一夜,日军仅前进十多公里,此时劳井山、对口店、府城一带群众都已全部转移到南北两侧安全地带。
近日,站在县城的沁河边,记者看到的是休闲的垂钓者,沿河公园里是嬉闹的孩子和健身的老人,其实安泽县城段的沁河水面并不是很宽,然而当年西犯的日军在这里却未能前进一步。1938年2月24日上午,日寇在经历了一整天的阻击战后推进到府城以东的沁河边准备渡沁河,我军早就严阵以待,日军连续冲锋三次未能前进一步。气急败坏的日军只能翻山北上,绕断头街、东庄、高壁进入府城,敌人的绕道迂回正好为我军争取了时间,这段时间内,不仅永乐、旧县、尧店一带的群众有组织地安全转移,而且临汾、洪洞、襄陵等县几十万群众,以及国民党设在临汾、洪洞的军政机关也都基本撤退。
26日上午,日寇的大炮已经打到旧县镇里,激烈的枪声越来越近,总司令再次确定村里群众安全转移后,随即命令部队从七里坡至尧店再设一道防线,再次给日军沉重打击。
26日下午4时许,朱总司令率部向太行挺进,临行时对邓肇祥说,安泽的战略地位很重要,这个地方适合打游击,应该在这里建立一块抗日根据地。
据史料记载,临屯公路阻击战持续了四天三夜,打死打伤日军300多人,缴获小炮一门及无数枪支弹药。安泽县自卫大队郑春喜、逯发有等数十人光荣牺牲,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组织撤退及时,此次战斗沿途四五十个村庄的群众全部得以安全转移,没有一个被杀害。
采访中,郭胜向记者介绍,这次战役结束后,朱总司令率部转移到刘垣村一带休整,当日军得知这次阻击战是朱德指挥其警卫部队所为时,派飞机对旧县镇(当时称古县镇)狂轰滥炸,企图炸毁八路军总部。但是日军轰炸时,把炸弹投到了旧县镇以东几十公里的屯留县故县镇,两个地名的一字之差,让朱德总司令躲过一劫。(杨琦)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