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遗志永远铭记

2015-07-22 11:50: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的家乡在绛县睢村,位于中条山脉,山高沟多,地势险要。1938年日军进犯绛县,一时间,县城以南系国民党部队控制,绎县与阳城、沁水交界为八路军根据地,睢村以北则遭日本鬼子铁蹄践踏,全县形成犬牙交错,战斗时有发生。

    睢村是通往县城的必经之地,尤其是睢村桥,系清代修建,能通过汽车和大车。当时日军占领睢村,用刺刀威逼村民们修碉堡,筑工事。我的伯父李同科,是党的地下工作者,上级党组织为防止日军侵略县城,指示伯父把睢村桥挖断。于是,伯父秘密发动群众,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把睢村桥挖断,使日军的坦克和重型武器无法通过,侵略县城的计划落空。日军气极败坏,重金悬赏提供情报者。有个汉奸告密,日本鬼子把我伯父抓住,严刑拷打,伯父宁死不屈,日本鬼子便把他残忍杀害了,还放火烧毁了我家的房屋。从此,全家老少被迫离村过上了颠沛流离的日子。

    伯父牺牲后,伯母和我们一块生活。那时,母亲带着我去邻村讨饭,常以这种方式给八路军传递情报。我八岁时成了村儿童团的一员,站岗、放哨、张贴标语、宣传抗日,每天从早忙到晚。有一天,一区区长郭璞派我和李小狗一起去送信,途中遇到日伪军盘查,小狗钻入山沟的洞里,我则被日伪军打得鼻青脸肿,好在那封信藏得结实。

    送信任务完成后,八路军首长夸我是机智勇敢的好孩子。

    岁月匆匆,转眼抗战胜利已近70周年了,我也从一个孩子变成了老者。然而,无论解放后走进校园学习,还是此后参加工作,乃至退休以后,我都一直以继承伯父的遗志为动力,刻苦学习、兢兢业业,为国家建设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李士昌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