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凉面:市民夏季餐桌上的佳品

2015-07-23 16:17:4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民谚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这里所说的面,多指凉面,在晋南一带,每到夏至人们都喜食凉面,天热胃口不佳时食用最好。

    凉面又称冷面,是指凉吃的面条,我国的不少地区都有凉面,但是各地的吃法和名称却都不尽相同。

    凉面做法:        

    原料:精粉500克,清水230克,盐1.5克

    烹饪方法:1、将面粉投入盆里,加入盐、水,打成穗子,搅拌均匀,揉成面团,盖上湿布待用。

    2、把面团放在案板上,擀成0.2-0.3厘米的薄片,叠折起用刀切成细条。

    3、先将面条下入沸水锅煮熟捞出,沥去水分,用油拌一下,晾凉。

    (或将煮熟的面条投入凉水中。)4、吃时盛入碗中,调入香油、精盐、陈醋、芝麻酱等,再配上菜码和小料。

    特点:筋滑利口,鲜美异常。

    凉面来历说法多   

    炎热的夏季,不少临汾人也都会选择吃凉面。回家能端上一碗凉面吃,是多么惬意的事。

    凉面又称“过水面”,古称为“冷淘”,凉面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相传较多的是凉面与唐代武则天有关,武则天未入宫之前经常与她青梅竹马的伙伴读书游玩,期间总到一家削面店吃面,有一次不知是谁吃面时烫伤了舌头,于是两人便研究出凉面的新吃法。

    关于凉面来历的另一种说法是与节气有关,在《民食掌故》一书中有记载,伏日吃凉面的习俗,大概是起源于上古时候的“伏日祭祀”活动,魏晋时,民间伏日吃凉面已较为普遍。《魏氏春秋》中有“伏日食汤饼”的记述。汤饼”,就是现在的凉面。到了唐代,凉面已经是必吃饭食。明清时期,过水面的品种繁多,诸如刀削面、拉面、拨鱼、饸饹面等十多种花样。

    凉面吃法各不同    

    凉面在各地有各地的口味、吃法和特色,如四川的“红油凉面”,陕西的“狗肉凉面”,山东的“麻酱凉面”,广东的“鸡蛋凉面”,上海的“粗条凉面”,山西的“柳叶凉面”,天津的“打卤凉面”,北京的“素什锦凉面”,兰州的“清汤牛肉凉面”,湖北的“炸酱凉面”等等。

    如今临汾街头巷尾都能看见一种叫做“热干面”的食物,其实,在湖北鄂东南地区,湖北黄石,武汉等方言里凉面就俗称热干面。

    凉面做法简单,但是营养搭配很合理,就说这配料和菜码就很丰富。

    吃凉面的菜码有黄瓜丝、莴笋丝、豆角丝、青椒丝和莲菜丝等。小料更是种类多样,麻酱汁、蒜泥汁、辣椒油、蒜段和蒜苗末等皆可上桌,供食客随意佐餐。记者 遆红戎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