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贡院街一带,记者走近了一条小巷,聆听南禅寺巷的故事,寻找古寺历史中的模样。
厂子见证曾经辉煌
在贡院街西头路南,记者走进立有“南禅寺巷”路牌的巷子,在拐过两个90度的弯后,到达琉璃巷。
家住琉璃巷的李先生在此居住了40余年,他说,“我住到这一带的时候,这条巷子最大的单位是一家鞋帽厂,在现在的社区办公室西边。厂子占地比较大,但厂址在南禅寺内,可想而知当时庙的规模有多大。”
巷子传出琅琅书声
对于巷子曾经的模样,76岁的老居民任先生表示,这条巷子原先规模不小,几经改换面貌,曾经这里也有琅琅读书声。
“以琉璃巷为界,北边有居民,南边是荒地,除了鞋帽厂和普通的民居,在现在万佳福超市的位置,原来有一座小学,刚开始的名字是‘第一小学’(现南街小学),后来学校才搬到现在的地方。”任先生回忆说。
因寺得名身影犹存
在大部分老居民的记忆中,巷子因寺庙得名,如今在巷子中段仍存有寺庙的一些遗迹。
记者在《临汾市南街办事处地名汇编》一书中得知,南禅寺巷在临汾市南街办事处琉璃巷居委会辖区,南北走向,北起贡院街,南至琉璃巷,长240米,宽4米,东侧是市鞋帽厂,西侧是临汾师范学校,南端为居民区,该巷过去无名,因古代紧靠西侧有古南禅寺庙一座,1980年整顿城市门牌时,将此巷叫作“南禅寺巷”。
据查,清时县志载,南门之左为南禅古寺,何年何人建无可考,巷址宽广,康熙己亥年震动塌损,璞存碑文一块可以作证。南禅寺有庙宇神像,东边的小道为“南禅寺巷”。(亢亚莉 潘华玲)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