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临汾,有超过百年的老巷子,也有几十年的新巷子,其中有一些巷子已经消失很久,但是它还一直存在老临汾人的记忆中。近日,记者从老居民的口中,听到了有关马快巷的故事。
老市民的回忆
老居民任先生表示,他曾经在贡家胡同居住过,记忆中有一条名叫“马快巷”的胡同。“原来我在贡家胡同的一条小分支巷子里住着,那条巷子听说就是原来的马快巷,大概在贡家胡同的中段路北,往北一直通到鼓楼东大街。巷子北口正对的路对面,也就是现在尧都区公安局的位置,原来是衙门,而管理马匹的捕快就住在这条巷子里,应该是因此而得名的吧。”对于马快巷来历的说法,市民黄先生却有不同的看法。“据老人们说,马快巷和方门巷紧挨着,但是从我记事起就记得,斜胡同中东西走向的一段巷子被叫做方门巷,并不是和马快巷挨着。
马快巷应该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至于名字的来历,据说是原来那里住着送信的捕快,以前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巷子也因此得名。”
资料中的巷子
对于马快巷名字的来历,记者在查找资料中得到印证,但是曾经的格局却与市民的回忆不同。
在《临汾市南街办事处地名汇编》一书中记载,方门巷位于临汾市鼓楼东大街南侧,南街办事处南青狮子口居委会辖区、方门巷由“马快巷”和“方门巷”组成,呈“丁”字形状,主路段走向由西向东,西起南财神楼,北至鼓楼东大街(尧都区公安局),南至龚家胡同,总长344米,宽3米。
据考证,该巷内南北走向的一段,在清代时叫“马快巷”,历代驿站均设于此(驿站即现在的“邮政局”,马快”即现在的邮递员),因古时邮政投递运输工具主要是靠马,故当地百姓习称该段为“马快巷”,1980年整顿门牌时,将该巷并入“方门巷”;“方门巷”主要是因该巷内有一对东西方向对开的大门,与两个坐南朝北的大门围成方形,因此得名。(亢亚莉 潘华玲)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