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街的前世今生

2015-09-16 12:17: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前段时间有个外地朋友来临汾游玩,走在迎春街上,她饶有兴趣地问记者:为什么叫迎春街呢?这条路有什么来历呢?”带着朋友的疑问,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迎春南街开启商业之路

    迎春街:南北走向。9月13日,沿着五一东路往北走的一个路口,记者首先走进了迎春南街。道路两旁绿树林阴,在长胡同南六巷附近,人们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聊着天。今年61岁的高姓居民告诉记者,他来临汾已经有30多年时间了,退休于临汾市矿山救护队。谈起迎春街的来历,高先生摆摆手笑着说:还真不知道它的来历,不过对于迎春南街以前的样子,我倒是能说出个一二三来。”高先生告诉记者:迎春街大概是在80年代初期修建的,那时候在这条路上基本上坐落的都是公家单位,以前在迎春南街这个位置是个死胡同,也没有高楼,道路两旁大都是平房、瓦房、空地。他表示,以前紧挨着五一东路南侧是临汾市煤炭物资公司的仓库,紧挨着这家仓库的地方是临汾市矿山救护队,再往北走是救护队的办公楼。由于这座办公大楼横阻现在的迎春南街,所以在修建迎春南街时,等于是将这栋大楼一分为二。”高先生说。再后来,随着这条路的开辟,又相继有了迎春街(人们常说的迎春街中段)、迎春北街。

    

    迎春北街如今车水马龙

    那么,迎春北街又都跟哪些路口交叉呢?记者沿着迎春南街,一路向北走了一遭。

    从迎春南街至迎春北街,途经贡院街口、东关大十字、解放东路。

    谈起迎春街的来历,在供销社小区居住的86岁居民霍根仓告诉记者:我在解放前就在这里居住了,整条迎春街是在1983年开始修建的,在1986年拓宽至火车站后,被正式命名为迎春街。”他表示,以前在迎春街中段和迎春北街都是弯弯曲曲的小路,不好走;此外,人们要去往火车站的时候,只能绕到现在挂甲庄的位置,才能到达火车站。

    为什么必须绕至挂甲庄才能通往火车站呢?霍根仓老人也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他解释说,那时候,在解放路通往火车站的中间位置,迎面而来的是临汾粮食转运站的大门,后来在扩宽改造时,将它一分为二,于是,人们在去往火车站时,再也不用绕到挂甲庄了,人们沿着这条新修的迎春北街便可到达目的地。这也标志着,迎春街的改造工程圆满结束。”霍根仓说。但是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在场的几位老人均回答不出来。而那时候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挂甲庄”这个称呼便一直是迎春北街的别称。

    随后,记者在查询《临汾市志地方志》一书中也找到了迎春街的历史足迹。

    据书中介绍,迎春街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开辟的一条南北向大街,北起火车站广场,南交五一东路,分为迎春北街、迎春街和迎春南街。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砖瓦窑、小瓦房、小土路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高楼耸立的商业楼、家属区。(亢亚莉 潘华玲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