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巷:老巷子“新”名字

2015-09-17 17:36: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走街串巷听老故事,一些巷子名字的来历由来已久,一些巷子的名字却几经变迁。近日,记者在南街办事处辖区内,追寻到关于生产巷的前世今生。

 

如今的生产巷已然变成居民区。

   本属于琉璃巷
   在位于鼓楼南大街阳光中学附近,记者进入立有“生产巷”路牌的巷子里,在询问名字来历时,这儿的老居民都纷纷猜测。
   “这巷子以前都叫做琉璃巷,在东西走向的这条巷子路北的分叉巷顶头,原来有座琉璃庙,我小时候还见过瓦片,后来政府整顿路牌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改成了生产巷。”76岁的居民张先生介绍说,对此一旁65岁的苏先生猜测,应该是以前的生产队在这一带,所以才改成这个名字。
   据张先生介绍,原来的琉璃巷范围很大,北到贡院街,南到琉璃巷,西到鼓楼南大街,东到体育南街,后来只将东西走向的一条巷子称为琉璃巷,而将其他的两条大巷子和其余分叉路改为生产巷。
   因生产队得名
   对于生产巷改名原因,记者几经寻找,曾经的琉璃巷居委会主任芦金花给出了答案。
   “这一带因为有琉璃庙而得名琉璃巷。解放后,这里是有名的城中村,属于农商混杂地带,曾经的南街大队第二生产队就在这里,除了一家鞋帽厂外,其他都是生产队,在现在煤炭局家属院的位置,是原来生产队的马厩。在我上任后就开始整顿门牌,将原来属于琉璃巷的一部分,改名为生产巷。”73岁的芦金花告诉记者,巷子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只是比原来的路窄了一些,除了琉璃庙,在东西走向的巷子与南北走向的巷子交汇处,原来有座娘娘庙,如今早已不见踪迹。
   资料记录身世
   经过查询资料,原来生产巷的身世也是“几经波折”。在《临汾市南街办事处地名汇编》一书中记载,生产巷原名仓房营(现马温门前巷)当时在此胡同里有一个仓库,叫仓房,因此而得名。
   又载,生产巷(别名琉璃巷)在临汾市南街办事处辖区,该巷以南北走向为主,由南北两条主巷和东西三条胡同组成,南起琉璃巷,北至贡院街,西至鼓楼南街,总长约700米,宽三米,市农混居,人口密集。生产巷以前称“琉璃巷”,据传,清代年间在该巷周围有一座壁有千手之佛的小庙,因庙厦之瓦系绿色发光琉璃瓦,故称“琉璃庙”(此庙毁于民国初年),随称该巷为“琉璃巷”。解放前,这里商农不分,解放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这里的居民大多入社,成为生产队社员,随之改为“生产巷”。
   1980年,整顿城市门牌时,正式命名为“生产巷”沿用至今。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