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子口巷:已消失的老巷子

2015-10-29 11:20: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临汾,有些巷子已消失很久,但是它们的名字却一直留在老临汾人的记忆中。近日,记者经过多方调查,找到了关于已经消失的塘子口巷的故事。    

    风景略见一斑

    记者在走访扁担巷的过程中,多次听过这样一个名字——塘子口巷。它与扁担巷这样的百年老巷同时出现,又如八府囫囵一样经历风雨变迁后最终消失。这个被许多老临汾人挂在嘴边的巷子究竟在哪里?又是怎样消失的呢?

    几经寻找,记者在扁担巷某小区的李先生处寻访到一些蛛丝马迹。原来的塘子口巷,就是现在鼓楼东大街路南的一条小胡同,具体位置应该是同仁堂药房东侧。”68岁的郭先生说,他虽然是在本世纪初搬迁至这一带,但小时候上学就从塘子口巷经过的。当记者询问是否知道塘子口巷原来“丁”字形的规模时,他表示不太清楚。

    记者在同仁堂药房附近看到,郭先生所说的小胡同,早已变成住宅小区的大门,原来的塘子口巷究竟在哪里呢?

    记忆窥得全貌

    经郭先生引荐,记者找到了家住皮店门巷的70岁居民李先生,据他回忆,从父辈开始就居住在此,亲眼见证了这一带的变化。“塘子口巷确实是呈‘丁”字形的样子,东从扁担巷起,西至鼓楼南大街,北达鼓楼东大街,但是东西走向的路不是笔直的,在中间的位置有一栋房子挡了路,所以向西北方向拐了一点,再往西到鼓楼南大街的路是直的,而南与皮店门巷相邻,东、北、西分别与扁担巷、鼓楼东大街和鼓楼南大街相交汇。”李先生表示,这条巷子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它原来的样子只有老临汾人略知一二。

    “原来这一带都是普通民房,在皮店门巷路北,电脑城东侧是一片空地,东西向的塘子口巷的路不宽,南北向的那一小段路更加窄。在靠扁担巷这头的塘子口巷口路北的地方,原来有一个澡堂子,叫做新兴澡堂(音同),曾经全临汾城就这家和小沧浪两家澡堂,小时候爸爸就带我去那洗澡。”李先生回忆说,而关于塘子口巷名的来历,他却没有听人说过。    

    历史还原真实

    据李先生介绍,塘子口巷大概在十几年前逐渐消失。“现在扁担巷路西的小区开始建设后,把巷子就覆盖了,后来越来越多的小区建起来,连朝鼓楼东大街走的那条路也消失了。”为找到塘子巷口名字的来历,记者多方查询资料,终于在《临汾市南街办事处地名汇编》一书中找到了塘子口巷的身影。

    据书中记载,塘子口巷位于扁担巷西侧扁担巷居委会辖区呈“丁”字型喇叭口状,以东西走向为主,东起扁担巷西至鼓楼南大街,北至鼓楼东大街,总长142米,西宽东窄,均宽约三米。据传清代年间,在该巷北口有一池塘,百姓称该巷为“塘子青后”,民国年间,又改为“塘子口”。文革期间,又改为“南十巷”。1980年整顿城市门牌时,恢复原名“塘子口巷”沿用至今,巷内皆为居民区。1990年两侧居民集资铺起了方砖路面。

    记者 亢亚莉 潘华玲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