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赵城镇名吃众多,耳熟能详的有赵城头肉、酥肉、油糕、豆腐菜等,但最负盛名的要数赵城羊汤。这小小的一碗羊汤究竟有什么奥秘?近日,记者驱车前往赵城镇一探究竟。
顾客正在吃赵城羊汤。
慈禧称赞黄记羊汤
史料记载,光绪二十六年农历闰八月十四(1900年10月7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西逃抵达赵城县(今洪洞县赵城镇),在此停留两天。赵城名人李国富介绍,慈禧在赵城停留两天,难免要吃喝。慈禧一路西行,地方官员所愁的便是吃喝。有人因吃喝提供周全连升,有人也因吃喝不周被贬,更有“一顿饭逼死县太爷”。慈禧抵达霍州时,霍州知州李义铭通过告示招聘了当地最好的厨师。到了赵城县,知县李寿芝诚惶诚恐,生怕照顾不周,令慈禧太后不悦,摘掉头上的顶戴花翎,便奉上赵城地方名吃黄记羊汤,慈禧品尝后赞不绝口。
煨制羊汤续写传奇
在李国富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赵城黄记羊汤的后人黄志强。
“故事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当时做羊汤的是我的爷爷黄和尚,从爷爷开始,我们一家三代人都在赵城西街卖羊汤。”33岁的黄志强介绍,他们几代人一直居住在赵城西街,起初,卖羊汤只在下午卖,两个小时卖完就收摊。
33岁的黄志强是黄记羊汤的直系后人,一起传承祖传手艺的还有弟弟黄志勇。现在,兄弟二人均在经营黄记羊汤生意。“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注定要与羊汤结缘。”在黄志强看来,继承祖传手艺如同命中注定。
“从上幼儿园记事起,每天回来面对的都是羊汤,上学回来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耳濡目染,父亲言传身教,做羊汤的绝活就学会了。”黄志强介绍,赵城羊汤一直以来颇有盛名,会做羊汤的人也很多,从爷爷做的羊汤被地方知县上贡给慈禧起,黄记羊汤名气渐大,爷爷也由此成为黄记羊汤的第一代传承人。父亲黄喜喜继承了爷爷的手艺,我们又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流传的配方,使黄记羊汤得到进一步传承。”
“近年来,我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想把祖传的这一手艺发扬光大。”黄志强介绍,“看到身边的许多手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也开始思索,羊汤是手艺,也是祖传有序的文化遗产,希望能在我们这一辈让这一手艺得到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把食品生意做成文化产业。”
“天越冷,人越多。”黄志强这样介绍羊汤生意。天冷了,人们适合吃热的食物,羊汤具有补气益血、疗虚安神等功效。《金匮要略》记载,羊肉汤对于肾虚、妇人阴冷等有辅助疗效,还能增强肌体的抵抗力,补益气血,强健机体。
看着简单,其实制作羊汤程序复杂,步骤繁多。黄志强介绍,制作羊汤,要经过锭血、退毛、脱蹄、清肚、翻肠、多遍冲洗、破头取脑、剔骨切肉、煮骨熬汤等,每个制作过程都需要精细有序。
黄志强说,现在的黄记羊汤具有四大特点:色鲜、味美、肉嫩、汤香。因为味道纯正,得到了许多顾客的青睐,但是,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不应该只当成生意来做,应该做成一项文化产业。下一步,他希望能将赵城羊汤申报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其发扬光大。
文/图记者 王隰斌 张春茂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