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名调查过程中,一些新巷子被人们熟知,而一些则“默默无闻”。在尧都区五一西路路南靠近银河超市的位置,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巷子,北与五一西路相邻,南与印染巷相交。然而,与其他巷子有所不同的是,科技巷”的名字却为许多人所不知。12月22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没有找到它的路牌。那么,这条“无名巷子”的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市民眼里的“无名路”
“好像叫印染巷吧”我们平时都叫科技新区”……受访的10人中,3人(过路人)不明就里,两人(附近居民)给出了不同答案,其余5人(附近商户)表示这条巷子没有名字。当天下午,记者走访发现,在这条巷子里,有简易帐篷搭建的水果、饭店摊位,也有蛋糕店、广告业等门面房,还有几幢居民楼。
而对于记者向商户提出的,如果需要送货或是询问商店地址”时,张姓商户表示,她通常会以这条巷子周围的明显标志物告诉顾客。张女士表示,她在这里做生意已近三年了,从没见过路牌。她建议:这条路弄个路牌就方便多了,我们在这块生活的人比较了解地形情况,而对于一些外地人来说,会带来很大困扰。”
“老邻居”口中的科技巷
几经辗转也未找到熟悉内情的人,就在记者心灰意冷之际,情况有了逆转。
“其实这条巷子是有名字的,过去人们都叫科技巷,因为在巷子南头有一个科技馆——临汾市科技馆(原临汾地区科技馆,现为临汾市科技馆家属院),它建于上世纪70年代,因为有科技馆的存在,所以过去的老住户都习惯称呼这里为科技巷。除此之外,在巷子北边还有染料厂的西厂区。”66岁的杜先生告诉记者,他在五一西路这块地方居住了近三十年,对当时巷子的情况比较了解。“巷子南北各与印染巷和五一西路相邻,长约300余米,除了厂区和科技馆之外,基本全都是地,直到2003年五一路修建好后,这里的住户才渐渐多了起来。”
对于杜先生的说法,今年58岁、在科技馆家属区工作的张先生给予了部分肯定。“我在这里工作7年了,这个家属区是在2008年建成的,以前这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可是到底叫啥名字,弄个路牌就一目了然了。”记者多方查询资料,目前没有找到关于科技巷的记载。
记者 亢亚莉 潘华玲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