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晋作家具制作技艺源于秦汉,宋元时渐趋成熟,明代中期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到清代末期,是中国古典家具的典型代表。
晋作家具在明代中末期硬木材料日渐枯竭的情况下,以当地软木材料代之而起,成为家具制作行业里的一枝奇葩。它利用当地优质软木如核桃木、榆木、楸木为材,沿用制作硬木家具的技术,制作的家具线条流畅、厚重质朴,被业内人士称为“软木黄花梨”。其本色家具要经煮、泡、烤、磨、漆、光等工序。大漆家具要经过披麻、披灰、上漆、描金、画彩等复杂的工艺流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晋作家具制作工艺不断创新,龟裂断纹漆”竹木藤结构”五彩与描金”和“镂空雕刻及镶嵌”等技术绝活儿,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家具制造工艺流程,并通过家庭承袭和秘笈单传流传下来,演变为一种具有历史传承的地方特色技艺,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遗产。
晋作家具用料精纯,制作考究,分为木制家具、竹制家具两大类。木制家具为本色家具、大漆家具、五彩及描金家具等;竹制家具为竹、木、藤结合再添加描金或五彩工艺的一类家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明清时期制作的晋作家具存世的实物已很有限,其技艺传承也遇到了诸多困难,亟需保护。
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