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郇家巷 因商留名繁华不见

2015-12-28 11:19: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晋商曾让山西名扬天下,在临汾,有些巷子也因商家而得名。近日,记者在“独城”东关找到了与晋商郇家有关的郇家巷,探访那商贾大家曾经的风采。
        康乾盛世晋商郇家
        郇家巷,地处东关一带,位于迎春南街东侧,由东西走向的两条胡同和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组成,西起水门街,东至明光巷,南北各与水门东街和亢家胡同相邻。郇家巷,顾名思义因郇家而得名。那么,这远近闻名的富家大户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记者找到了66岁的张秋景先生,他是水门街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对于郇家巷的来历,世代在此居住的张秋景记忆犹新。
    “郇家大概在清代康乾盛世时期出现,是平阳城有名的晋商,富甲一方的郇家宅子曾经占地近五六十亩,整个院子由高大的围墙圈起,现在这个澡堂的地方就是他家的大门位置。”张秋景指着巷子中段三岔口的一处澡堂说,水门西街以北、亢家胡同以东都是郇家的宅院,不同于小户人家的套院,郇家是规模庞大的府院。洗澡堂往东300米处是郇家的家庙,而如今张秋景家的房子(巷子西头路南)是郇家的打麦场。
        繁华庄园 利民水门
        “曾经的郇家可以说是一座庄园,院连院形成的建筑群非常漂亮,在经历不知多少代郇家后人之后,慢慢地由于过继等现象,血统发生变化,如今的郇家巷的郇姓已不是真正的郇家人。我见过一位正宗的郇家后人,就是我们的邻居,是郇家一位名叫郇莘(音)的女儿。”张秋景介绍,他也一直想搜集有关郇家的资料,目前正在整理    阶段。
        记者多方走访,并查询有关水门街的资料时发现,郇家与水门街也有不解之缘。
        据了解,水门街因水门而得名,而郇家就是水门建设的发起者。在1920年左右,东关的郇文康是当时的街长,为解决百姓吃水的问题,他提议在小东门南侧开通一道城门,专门供城外往城内运水。临汾解放后水门被拆除,街道形成。而后,这一带院连院、铺接铺,商贾云集,经济繁荣。
        世代更替 巷子成形
        张秋景告诉记者,郇家世代更替,宅子也不断平民化,郇家巷也因此而得名。
        “原来是没有巷子的,因为这一带都是郇家的宅院,被墙围起来,后来郇家衰落,后人无法继续守住家业,宅子外墙消失,被分割成一个个小院,院子的主人也由郇家人换成了其他姓氏的人,慢慢地形成了巷子,但是名字也因郇家而出现。”张秋景这样介绍。
        对于巷子的曾经,72岁的胡女士感慨变化很大。“我家两代人都在这儿住,记得小时候有一位邻居是上百岁的老奶奶,大家都很尊敬她,后来才知道老奶奶好像是郇家的最后一位后人。巷子原来也是这样的格局,我以前还在巷子南边的水门附近看到过狼窝,现在都变成楼房了。”胡女士回忆说。
        在郇家巷内一路走来,普通的平房小院林立,曾经古朴精致的大院早已不见踪迹。记者查询相关资料,目前没有找到关于郇家巷的记载,晋商郇家的历史有待进一步发掘。
   记者 亢亚莉 潘华玲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