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花腔鼓的历史可追溯于唐朝,最初是祭祀礼仪的一部分,后来演变为一种民俗,当地有“正月二十五,赵雄去看花腔鼓”的民谚。
花腔鼓是一种祭祀性民间乐舞,内容是表现钟馗带领小鬼捉拿人间作恶多端的坏人。
表演者全部戴狰狞可怕的鬼怪面具,使用扁鼓、梆子、小锣、夹板4种乐器,无锣和铙。表演剧目主要有《五鬼闹判》、众鬼闹判》等。
花腔鼓的演奏以鼓为主要乐器,演奏以击鼓心、蹭鼓皮、打鼓梆、滚鼓边、檫边钉、锤相击等为技巧。
花腔鼓演奏曲牌有过门、大得胜、小得胜、珍珠倒卷帘、凤凰单闪翅、八仙过海、逗鹌鹑、摘豆角、老虎呲牙、单憋脚、双憋脚、尾声等。
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