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富乐巷:院子里”的那条巷

2017-06-22 19:38: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6月20日,走进富乐巷,让记者想起了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的名言。究竟是怎样一条巷陌?在它的身上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为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在市区平阳南街路东侧有一条名为富乐巷的巷子,它北临煤化巷,南与中国冶金地质(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三一四队)为邻,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巷子。沿着标有“富乐巷”路牌的陡坡直下,穿过一栋栋楼房的“后窗路”一路东行,可直达一条被称为小南门(南北走向)的巷子,往北走约200米即煤化巷,往南走数百米有一条与煤化巷平行的巷子,被称为新生巷,再往南走可通往五一路。

  “这里不是巷子,是院子”

  “这里其实不是巷子,它属于临汾食品二厂的院子,可能是因为这个小区叫富乐小区,所以路牌上写成了富乐巷。”在对富乐巷来历的采访中,今年70岁的老住户王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标注富乐巷那个路牌的地方之前是厂子大门(西门),小南门那边是厂子的东门(后门)。”顺着王女士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虽然没有大门,但是“这里是小区前后门”的说法小区居民均表示认可。

  “那么,这座楼房修建于什么时候?富乐巷的名称又因何来?这座厂子主要生产什么?”带着这些问题,通过热心居民的介绍,记者采访了曾任临汾市第二食品厂厂长的贾建平。

  “曾是平阳南街96号”

  “这座楼房是1993年开始修建,大概是1995年开始有居民入住。当时是与开发商共同合作修建的楼房,取名为临汾市第二食品厂富乐小区。”今年59岁的贾建平是1976年进入该厂工作的,他介绍,该厂兴建于1974年,1975年开始投产。“主要生产糕点、月饼等食品。”“这里其实是属于第二食品厂的家属院,并不是路,不过取名为富乐巷,应该就是因为这个小区叫富乐小区的缘故。”贾建平的说法与王女士讲述的一样。

  贾建平还告诉记者:以往邮寄东西的时候,一些老住户 都习惯把地址写成‘临汾市尧都区平阳南街96号食品二厂富乐小区’,但是小区东门没有编号,所以人们习惯称呼它为食品二厂后门。”贾建平表示,由于时间久远,对于一些具体的年代他记得比较模糊,于是又向记者介绍了另一位“元老级”人物,曾任临汾市第二食品厂厂长的陈和民。

  过去车水马龙供不应求

  在贾建平的热心推荐下,记者见到了今年64岁的陈和民。对于记者探寻富乐巷的来历,陈和民说:我搬离那个地方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在厂子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这个路牌,因为那一片地方都属于临汾市第二食品厂的地盘,周围都是围墙,不存在巷子一说。”陈和民解释:当时这座厂子的面积特别大,大概有十七八亩地,北达煤化巷路南,南至中国冶金地质,东边可到达小南门,厂房的围墙外大面积是地,属乡贤街管辖范围。随着时代发展,人口慢慢增多,西边紧挨着平阳南街,只不过过去的平阳南街路很窄。”“我是运城人,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在东关食品厂(现维也纳酒店所在地,临汾县糖业食品厂,后更名为临汾市糖业烟酒公司食品厂、临汾市糖业食品厂),后来县市合并之后,这里被命名为临汾县第一食品厂,平阳南街96号这个位置的厂子被命名为临汾市第二食品厂。北边是批发部(紧邻煤化巷的地方),南边是食品厂(现富乐小区所在地)。”陈和民回忆道,当时临汾市第二食品厂经营的种类特别多,有糕点、月饼、面包、饼干等,当时第一食品厂生产的产品供应乡下,第二食品厂供应市里各商店,那时候生意特别红火,经常有马车在门口排队拉货,即便是工人们加班加点工作,也常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后来,国有企业的垄断经营遭到了挑战,厂子的效益一路下滑。”1998年改制下岗,陈和民离任,为继承父亲终生忠诚热爱的事业,响应国家自主创业的号召,陈和民创办了“临汾市尧都区和民食品行”。

  冬去春回,岁月流转。厂子里车水马龙的景象虽再未出现,但它曾经的辉煌却印刻在老职工的心里。而这条本不是路却被标注路牌的“富乐巷”,也许正如它字面中蕴含的意义一般——富裕而安乐。

  记者亢亚莉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