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佛寺石碣记录康熙年间临汾八级大地震

2018-01-03 22:48: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山西师范大学北、鼓楼西南方向,有一宏伟的古建筑群,寺院的本名叫大云寺。初听到大云寺,人们都会一愣,当你说寺内有一巨大的铁佛头像,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说“哦,原来是铁佛寺”。

    大云寺又称铁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历代累有修葺。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临汾遭受八级大地震,寺庙建筑大部毁坏,直到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2006年被国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它既是国内著名的佛教名刹,还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更是临汾这座千年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历史上就盛传这样的民谣:平阳城的金顶塔,离天只有二尺八。大云寺有“三大瑰宝”,即琉璃佛塔、唐代铁佛头和石磨碣。

    走进塔内,那硕大的铁佛头像引人注目,镶嵌于南、北的石磨碣,没有人介绍,游人一般会不屑一顾。

    南北石碣均为青石盾,长方形,高60厘米,宽89厘米。

    北壁的石碣文楷书,正文11行,满行25字,共220字。碑文记述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时,铁佛寺及平阳府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景,在碣文的后边镌刻着信士的姓名和捐款银两。南墙的碣石雕刻着36名男子姓名,没有标注具体信息,而“化缘信女等等众”,共计15人,均为“X门张氏、X门李氏”,凸显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

    落款为“大清康熙五十四年”。

    在其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樊钱倬撰《重修大云禅寺浮图碑记》。此次立碑之后仅建成寺院,而塔在十年后尚未建成。

    碣文说,平阳府郡城西南角有一古寺叫大云禅寺,俗称铁佛寺,该寺建于唐贞观六年,寺内有历代重修的记载。有金顶宝塔一座,高入云天。大清康熙乙亥年(公元1695年)四月六日晚上忽然发生地震,寺庙倒塌,民舍无存,压伤男女数不胜数,虽然地震已经过去了多少年,但现在仿佛还能听到如雷般的地震声。到了康熙五十四年,有个叫陈国信的善士,开始萌生慈悲的念头,请求成立基金会,督工尽力,兼向四方施主募捐,经占卜,定于当年二月廿一日开始施工,立宝塔根基,一层层逐级维修,最后大功告成。在此过程中,所有随会信士及为首化缘人的功劳不能忘记。为表彰其诚意刻石纪念,以期留此芳名,以照后人,是以书丹为序。

    记者王隰斌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