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段延峰收藏到一本民国时期的账本,这一账本出自当时的商铺“和合聚”,记录了不少民国时期买卖和使用的商品,而且还有“晋省”等字样。
这本账本长30厘米,宽11厘米,纸张为麻纸,封面右下角写有“和合聚”字样,正中间写有账本设立的日期“民国十二年立”即1923年),左上角写有“清单”二字,表明账本是由一张张“清单”组成,最后装订成册。非常可贵的是,账本封面还贴有长城图案的印花税票,并在上面盖有核销章。
账本的清单由毛笔写成,第一页有“腊月初三日,郭文华取”等文字,后面为购买货物名称等内容,每一种物品占一竖行,最上面为单价,中间为货物名称,最下面是物品的数量。所购物品中有不少纸张,其中有“兰纸”大梅红纸”大黄金(纸)”中毛吊”大方会”红观音”等种类,还列有不少“炮”,炮的种类有“清雷炮”孔府炮”等,另外还有“毛巾”煤油”等。
发票的最后写着“当收大洋贰十元”。上面所写的大洋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银元,当年山西叫大洋、银洋。
“这一账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些物品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最宝贵的是上面还有一枚长城图案的印花税票,上边盖有‘晋省’字样和核销章。”段延峰介绍,“这表明这本账本出自我们山西,对山西民俗文化及票号文化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记者张春茂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