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老伴临终前特别交待,这个‘尧都自造’的老字号官帽匣子给再高的价格也不能卖,一定要留给那个临汾的小伙子……”近日,当临汾收藏爱好者段延峰从长治市已故老人闫师傅的老伴手中接过心仪已久的官帽匣子时,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长治有个忘年交
段延峰痴迷收藏,一心收集带有临汾印记的藏品,他用真诚和友善感动了长治老者闫师傅。为此,老人生前答应把收藏多年、一直不舍得出手的老字号官帽匣子转给他。可遗憾的是老人因病去世,未能兑现诺言。
得知老人的遗言后,段延峰点燃了三炷香,在老人的遗像前磕了三个响头。他没想到,一向视官帽匣子为宝贝、不舍得出手的闫师傅竟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让老伴帮自己将官帽匣子交给一个外地人。
说来也巧,2016年正月,在长治市工作多年的段延峰在古玩市场偶遇闫师傅。当时,爱好收藏的他和闫师傅均为古玩市场的常客。段延峰喜欢收藏与自己从事财务工作有关的藏品,如收据、印花税票、账本等,其他藏品则为带有临汾印记的民俗类物品。上年纪的闫师傅则是一位老收藏迷,将自己收藏进行分类后,把一些不喜欢的藏品拿到市场出售,一来二去,他们成了忘年交。
“闫师傅跟其他人不一样,他拿到市场卖的物品大多为开门货(收藏用语,通常指真货),赝品则会向购买者交待明白。”段延峰介绍,闫师傅为人热情大方,他教给我许多收藏知识,从真伪辨别到每样藏品的名称、年代断定、用途等,让我受益匪浅,买到了不少喜爱的藏品,而且还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官帽匣子很精美
“我有件临汾的藏品,可以给你看看,但我不卖。”跟段延峰熟悉后,闫师傅让段延峰看了自己收藏多年的一件藏品,这件藏品闫师傅一直视为珍宝,从不轻易示人。
那是一个清代的官帽匣子。在当时,官帽匣子不是一件普通人能买、能用的物品。这个官帽匣子是专为官员存放官帽所用的物品,高3厘米,直径37厘米,为牛皮朱漆制作,分为上下两层,全部拆开可分成四部分。一打开官帽匣子,就能看到金钱图案的凸柱,作用是固定官帽,并有“钱在眼前”的寓意。官帽匣子的盖子多处掉漆且有四处缝合,通过缝合接口可知,帽匣以硬纸板为骨架,外包牛皮,牛皮上刷朱红漆;帽匣内以蓝布衬底,手工针脚密密缝合,整体制作十分精美。
最难能可贵的是,帽匣内有文字记录:盧義號(卢义号),尧都自造,牛皮箱匣,管保来回。
看到商标上的文字后,段延峰特别激动:‘尧都自造’‘管保来回’这简单的几个字,彰显着这家清代尧都商号的信誉,而且这不是一般厂家所能生产的,这个官帽匣子对研究尧都晋商具有较大的价值和意义。”段延峰说,虽然我几次想买,但闫师傅就是舍不得出手。”
真诚感动欲转让
“我几次想买不成后,虽然心里一直惦记,却打消了购买的念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去年腊月,闫师傅犹豫再三后,终于答应卖给我,并且比原先的价格低很多。”段延峰说,“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特别激动,但我能隐约感觉到闫师傅对这件藏品有多么不舍。”
段延峰介绍,因为闫师傅一直舍不得卖,他后来就不再向闫师傅打听官帽匣子的事情,每次只是交流收藏所得。得知段延峰收藏关于财务的藏品之余还收藏到不少有关临汾的物品时,闫师傅特别高兴,并多次鼓励他继续搞收藏。
“春节前的那一次见面,闫师傅说知道我一直喜欢那个官帽匣子,愿意转让给我,并说下次到古玩市场时给我带来。”段延峰说,没想到,约定的时间到了后,闫师傅却没有来。后来打电话说他感冒了,一连几周都是如此,我还以为他反悔了。”
后来,通过闫师傅的老伴得知,闫师傅知道段延峰是外地人,收入有限,家庭负担也很重,但一直痴迷收藏,并且一直是只藏不卖,热衷收藏、研究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才愿意低价出让官帽匣子给段延峰。
一诺千金永不忘
“怎么也没想到,春节前的那次相遇竟是我们俩的最后一面,更没想到的是,闫师傅在临终前还给老伴做了特别交待,不让把这个官帽匣子卖给别人,一定要留给我。”段延峰说,“闫师傅让我特别感动,刚开始我还以为他食言了,没想到他一诺千金,最终把官帽匣子留给了我。”
数日前,一直没见到闫师傅的段延峰再次给他的手机打去了电话,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当天下午,闫师傅的老伴给段延峰回了电话,电话中告知,闫师傅已于2019年春节前患肝硬化去世了。去世前闫师傅留下了遗言,让她把官帽匣子留给临汾的小伙子。听到闫师傅老伴的电话后段延峰这才明白,春节前闫师傅说他感冒不能出门,其实是他病重无法外出。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很感动,也很难过。”段延峰说,我专门驱车到了闫师傅家中,把官帽匣子买了回来。在我看来,这个官帽匣子不仅浓缩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临汾商人的信誉和品格,而且包含着我与老藏友闫师傅的真挚情谊。”
文/图记者 张春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