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灯
临汾新闻网讯 瓷灯曾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寻常物,如今已很难见其踪迹。近日,我市市民赵师傅从尧都区金殿镇龙祠村收藏到一件奇形怪状的瓷器。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件被当地村民称为“老鼠灯”的瓷器竟是临汾窑所生产。
赵师傅收藏的瓷灯为酱釉,高6厘米,底部直径4.2厘米,瓷灯口沿直径2.4厘米,样子像一把没有手柄的壶。瓷灯使用痕迹明显,灯芯处有黑色焚烧残状物,口颈处有尚未脱落的泥土,泥土中铁丝缠绕,用鼻子嗅一嗅,瓷灯内还散发着煤油的味道。
“这个瓷器为瓷灯,系典型临汾窑民国早期生产的浅酱釉瓷器,民国时期在临汾窑周边县使用较为普遍,该灯在民间又称老鼠灯,我市有专业收藏此类灯的收藏者。”我市临汾瓷收藏爱好者葛培忠看到这个瓷灯后介绍,“瓷灯为照明之用,以前多用蓖麻油,后来也用煤油,颈口处可以用铁丝系住,方便悬挂。”
葛培忠所说的临汾窑为磁州窑系,是北方著名瓷窑,以生产黑釉瓷器为主。油灯是峪里窑生产的一种特色产品,种类多、样式繁,较精致的油灯有四五层,每层都以圆盘立柱组合。在电灯未普及的时代,油灯为家家户户必备物品。
“临汾窑油灯是临汾瓷生产的一种独特器型,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葛培忠说,“临汾瓷已经引起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许多散落民间的临汾瓷也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从这盏小小的油灯里可以想象临汾窑窑工们曾经精工细作的身影。”
记者 张春茂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