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分单”
临汾新闻网讯 “家严”“工分”“古历”“二门”“四门”“立分单人”……当记录下这些文字的“立分单”映入眼帘时,许多人对此非常陌生,而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却非常熟悉。近日,我市市民赵师傅收藏的这张52年前的“立分单”,详细记录了农村分家分产及赡养老人有关的民间习俗。
这张“立分单”为麻纸,内容从右向左竖排书写。前半部分介绍了写下“立分单”的原因,后半部分为各“立分单人”所分产业的详细情况。“立分单人”共有三人,分别为:张松林、张松茂、张松柱,分家原因为“情因人口众多,难以同居”,做法是“今遵家严命,邀请亲友公论,由公中与家严拨出养老正房东间一间半,此房家严在世居住,所有一切费用松茂每年补贴劳动工分二十工,人民币壹拾捌元整;松林每年补贴四十工,人民币叁拾陆元整;松柱每年补贴四十工,人民币叁拾陆元整。”并且要求,“以上各宗,不得短欠,如家严百年寿终后,此房作为埋葬之费,倘有余缺,三股均摊均受,不可推诿,所有房屋家具、空基,按三股搭配均分,自分之后,各守各业。”“立分单”“一样三张,各执一张”。当时的情况是,“此系情愿,并无反悔,恐口难凭,立分单永远为证。”
“立分单”后半部分主要是“家严”产业的分配情况。为避免日后纠纷,“谨将各门分到之产载于后”。其中,“二门分到松茂正房西间一间半,明堂及空基六尺,二院东边空基中间与五门各一半”;“四门分到松林东房南间一间半,东边西边至墙根七尺,东南卡到一间”;“五门分到松柱东房北间一间半,二院西边空基,北边与二门各一半,除二门明堂六尺南边归五门,院内南墙归四门五门共伙,如塔(塌)倒伙修。”最后,写着这次“立分单”的“在中人武福年”“书人闫宝山”“三分单人:张松林、张松茂、张松柱”。从中还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名字下均盖有各自的红色姓名章。这张“立分单”生效时间为“公元一九六七年古历七月十九日”。
“从这张‘立分单’的用词可以看出,应出自临汾当地,为一家三兄弟分‘家严’所置或继承的祖业房屋家具等,同时也规定了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及老人百年后生前财产的分配及分担情况,同时还找到了见证人。”收藏者赵师傅说,“‘立分单’是一种古老的分家形式,保存完好的‘立分单’已不多见,此为避免以后责任不清,财产分配不明,立字据为证,既是一种契约形式,也是一种遗嘱形式,这张立分单对了解我市地方民俗风土人情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记者 张春茂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