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壶
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洪洞县万安镇的赵师傅从老宅子里翻出了两把壶,其中一把壶的盖子上还有一枚民国时期的钱币,经过打听才知道,这是两把带着“酒温”的锡壶。
赵师傅家的锡壶造型别致,线条流畅,一把稍大,一把略小。有民国钱币的锡壶是稍大的那把。这把锡壶高15厘米,壶口直径4.5厘米,壶底直径7.5厘米。钱币是赵师傅清洗时发现的,清洗过程中,赵师傅发现壶盖底部有与锡不同的颜色,仔细看发现镶嵌的是一枚写有“壹分”的钱币。“壹分”钱币为民国时期的铜圆,一面有“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的文字,另一面为“壹分”字样。
赵师傅通过查资料、翻书籍、找人咨询等方式,积极了解锡壶的用处及历史,并向收藏锡壶的行家讨教相关知识,明白了锡壶的作用。
资料介绍,我国冶炼锡的历史已有数千年,锡是白金、黄金和银之后的第四种贵重金属。锡壶是我国古代金属工艺的骄子,是一个被遗忘的传统民间壶具的精华。改革开放后,锡壶已成为古玩收藏界的一支新军,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锡壶温酒的历史盛于明清,自明初开始,以苏州吴中为代表,先后有“檀把玉纽”“称奇古”“亦文具雅玩也”等名家锡壶问世。
为什么用锡壶来温酒呢?赵师傅介绍,锡富有光泽、无毒、不容易因氧化变色,具有很好的杀菌、净化、保鲜作用,关键是具有强导热性,因此,人们根据它的这些特性,用锡制成酒壶来温酒。
随着时代的发展,玻璃器皿的盛行,锡壶温酒的历史被慢慢冷落下来,但它作为一种特殊材质的器具,跟铜器、铁器、陶器一样,见证和承载着一段盛行的温酒历史。
记者 张春茂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