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扶贫开发结硕果

2015-04-22 18:18:20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范韶华 王婧)去年以来,汾西县围绕扶贫攻坚,坚定不移地按照国家扶贫政策,坚持政府统一组织、资金专款专用、瞄准贫困对象、突出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健全项目运行机制,瞄准贫困对象,围绕农业三大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一村一品”整村推进项目、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精准扶贫光伏发电试点工作等重点工程,调动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农业,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强化组织领导。该县成立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组,组长由政府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直有关单位、项目乡镇、企业负责人组成。领导组统一负责财政扶贫项目的规划、实施和验收工作。县扶贫局设立领导组办公室,负责财政扶贫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开展项目方案审批、任务落实、沟通协调、监督检查、验收评估、档案管理等具体工作。项目乡镇、涉及企业、村委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同时,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管,在项目实施之前,县扶贫开发领导组与项目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项目建设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领导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力支持服务项目建设。
    严格资金管理。该县财政局设立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专户,制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的    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最大效益。项目乡镇、项目村等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项目计划要求,认真落实项目建设任务,严把工程建设质量。项目完成后,坚持“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项目后续管理责任制,巩固扩大项目成果,确保项目永续利用,确保农民群众长期受益。同时,在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中,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使用交通、水利、农业、畜牧、农业开发等部门资金,引导各类资金投入产业扶贫项目,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提高了项目的配套水平和建设成效。
    突出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实施财政扶贫项目中,该县将产业开发作为项目建设的首要任务,资金、项目尽量向产业开发倾斜。
    特别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该县重点扶持发展肉鸡、核桃、小杂粮等特色种养产业,选择产业基础好、带动范围广、群众积极性高的项目和贫困村进行扶持,既充分发挥了群众的积极性,又提升了全县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为加快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良好支撑。
    瞄准贫困对象。近年来,在实施财政扶贫项目中,该县始终将“两项制度”衔接后识别出的扶贫低保户和扶    贫户,作为项目扶贫的主体。
    产业扶贫资金、互助资金和贷款贴息资金优先用于最贫困、最需要扶持的贫困村与贫困户;教育扶贫资金重点支持困难家庭、品学兼优的农村大中专和高初中学生;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重点用于种养产业、服务产业等实用技能培训,力求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同时,该县严格执行区别对待、分类扶持的扶贫工作要求,根据贫困农户的贫困程度分类,实行不同的扶持补助标准,贫困程度越深,扶持力度越大。
    截至目前,该县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共识别出贫困人口61351人、20015户,识别出贫困村120个;7个村实施“一村一品”整村推进项目,涉及农户1974户、6936人,项目规划总投资3419.15万元。完成千村万人就业计划培训900人;资助农村贫困大学生480人,187.8万元;对106户小额贷款户进行了贴息,贴息金额21.7万元;组建48个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涉及8个乡镇、48个行政村、6000余农户,运行总资金达到921.82万元;启动实施精准扶贫光伏发电试点工作,在10个项目村每村建设容量为100千瓦光伏发电站1个。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