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教师郝丽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就是我的工作写照

2016-03-11 10:05:4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是汾西县第一中学教师郝丽丽从教20余年的工作写照。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担任初、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领域奋力拼搏、辛勤耕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被评为省、市、县三级教学能手、三晋名师、省级骨干教师;2005年被破格晋升为中学一级教师;2014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教21年来,郝丽丽一直坚持不懈地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与时俱进地学习和掌握历史教学的新理念、新范式。同时,她坚持把上级教育部门的对口专业培训作为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捷径,坚持每训必到,凡是学校选派的参训项目,她都踊跃参加。从教以来,她先后数十次参加了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举办的中考质量分析、高考策略研讨和骨干教师、高中课改起始年级教师、高三教师等专业化、实战性培训。郝丽丽说:“每一次培训都有新的充实和提高,都为自己的工作创新开辟了新思路、提供了新契机。”她还坚持把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本职教学业务的研讨作为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必由之路,2002年,她报名参加了省历史教学学会,常年参加学会组织开展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正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提高,郝丽丽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同年级、同学科中遥遥领先。

  2005年,汾西县第一中学剥离初中、单办高中,郝丽丽担任了高中历史教师,随后又兼任了历史学科教研组组长。新的使命更激发了她的拼搏进取精神,她坚持以强化教研教改为着力点,全面优化历史学科教学。在教学工作中,她定计划、定课题、定教研活动日程表,组织全体学科教师,大力开展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听课评课活动及师徒“结对子”帮教指导等活动,及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保证了学科教学工作卓有成效地实施和推进。同时,她率先垂范,带头强化教研教改工作,主动承担了省教育厅下达的《关于历史教学过程性评价工具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对高一新生的学业基础进行深入调查,组织入学考试,对其学业基础进行摸底检测,并制作试卷分析表,这一评价工具的运用,使全校历史学科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了解和掌握了高一新生的历史课学习基础,为实现初、高中历史课教学的有效衔接铺平了道路。

  针对历史学科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时代、脱离社会、脱离学生三个实际,郝丽丽主持研究了《实施三个结合促进高中历史教学优质高效实施》的课题研究,在教学中全面实施了紧扣时代发展实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结合学生实际等方法,使学生有效克服历史学习的距离感,在密切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现实的氛围中学习和感知历史,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她还着眼于提升历史选修课的教学质量,精心实施了《在实践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的课题研究,对历史选修课实行了“学生自学、小组研讨、学生自讲、教师点拨指导”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变“学会”为“会学”。

  多年来,郝丽丽以丰硕的教研成果引领历史学科教学向优质高效发展,其探索出的精讲多练法、分类施教法、问题引领和材料分析法在学校历史学科教学中被全面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关于历史教学过程性评价工具的实践和探索》的课题研究成果,在《中国教育》编辑部举办的“新课程与创新教育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此外,她在进行《加强三个结合,促进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优质高效实施》的课题研究时撰写的《让历史教学插上时代的翅膀》《创设教学新情景,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实践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并在历史学科教学领域推广运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传递薪火是我的责任,”郝丽丽说,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她将更加奋发进取,以虚怀若谷的胸襟,让人生绽放出高尚的光芒。

  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