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要凯朝 侯建兵)繁花似锦的初夏,正是推进重点工程的良好时机。
连日来,汾西县各重点工程包联领导深入工地,现场办公,协调矛盾,解决问题,严把质量,督促进度,全力推动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了重点工程建设步伐。这是该县推行“包联领导具体负责、分管领导配合协调、责任单位组织实施、项目法人专职运作”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
今年,汾西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开展“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的工作要求,坚持项目建设“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实施重点工程38项,总投资182.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7.5亿元,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作用,全力提升汾西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富民强县。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重点项目责任体系。
为明确项目建设责任,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对全县重点工程和利民为民实事实现包联责任制的通知》。县级包联领导以及各乡镇区、县直单位都按照开展“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坚持“包联领导具体负责、分管领导配合协调、责任单位组织实施、项目法人专职运作”的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制订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各项制度,真正形成“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
强化项目调度,建立重点工程管理体系。县级包联领导和各责任单位都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工程建设一线,包联领导每周两到三次现场办公,责任单位要每天召开碰头会议,项目法人坚守工程建设一线。各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都列出倒排工期,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达不到工程进度要求和工程质量标准的要予以处罚,对工程管理优秀的企业将给予奖励。
全面督促检查,建立重点项目督查体系。由县重点办牵头,成立项目建设督查组,深入施工一线对重点工程建设进行跟踪督查,对重点工程建设和“六位一体”工作定期督查考核,健全定期督查、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定期排队的工作机制,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一周一考核、一周一排队。
认真沟通协调,建立重点项目报告制度。所有政府投资项目从立项、预算编制到工程招投标,都要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和县政府出台的项目招投标、投资评审、竣工验收及评审、保质期满工程复验等有关规定和办法组织实施。
简化审批流程,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该县发改、住建、国土、环保等审批服务部门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简化审批流程,缩减审批时限,依法合规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审批。建立重大项目协调办事记录和工作跟踪服务制度,对涉及的工作审批环节,属于县级办理并上报的,按照审批时限要求限时办结,未能及时办结者,进行问责。
搞好项目储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项目储备和签约是“六位一体”工作的源头和基础。今年乡镇(区)、县直有关部门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立足加快产业发展和资源转型的实际,将项目的储备与“十三五”规划相衔接,与全面推进“六大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对转型项目、新兴产业项目的储备力度,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优化储备结构,提高储备项目质量,努力形成“包装储备一批、招商签约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建成投产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同时,按照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模式,扩大招商成果,狠抓项目签约的落实率。
强化舆论宣传,努力创造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宣传部门全方位调动新闻媒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定专题、开辟专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扩大宣传影响。充分利用今日汾西、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各类媒体,每月定期公布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专栏、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等形式进行广泛发动,为“项目提质增效年”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