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汾西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统揽,以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坚持质量效益并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扶贫开发行动,做大特色种养产业,全力夯实“三农”基础,力争使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该县充分发挥坝系农业开发的特色、优势和经验,整合以工代赈、农业开发、土地整理、水土保持等项目,实施团柏乡沟底河、勍香镇它支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流域面积1.36万亩;实施勍香镇罗殿村、永安镇柏乐村、洪原村土地整理项目,新增改善基本农田1.88万亩。总投资1.26亿元,实施引黄工程配套建设项目,在对竹镇建设北掌水库,为工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用水条件。同时,他们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大力推广农机新机具,广泛应用农业丰产高产新技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汾西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现有农业贫困人口6.1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一半,扶贫工作任务依然艰巨。今年,他们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投资1280万元,在16个贫困村实施光伏扶贫发电试点项目,每个村建设1座100千瓦发电站,并积极争取扩大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建设规模,力争3家企业投资建设的50MW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年内开工。实施基础扶贫工程,投资1456万元,启动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11个贫困村道路硬化和街道排水工程建设。抓好干部住村帮扶、整村推进、片区开发、易地移民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劳动力就业培训等工作,确保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平均水平。
做大特色种养产业。该县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一长一园”为主攻方向,支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年内新建肉鸡养殖大棚5个,全县达到292个,年出栏2500万只,配套建设畜禽无害化和污染处理设施,提升肉鸡养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行“乡镇(区)建设管理、林业局验收考核”的工作新机制,积极探索建管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年内新建核桃经济林1万亩、提质增效7500亩,管护核桃经济林3.5万亩。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玉露香梨示范基地3000亩,发展扁桃栽植5000亩,打造特色农业发展新亮点。因地制宜发展苦荞、小米、药材、桑蚕、食用菌、大棚菜、肉羊、肉牛等特色种养项目。支持洪昌养殖、龙荞生物、晋西核桃、麒麟小米、众心茧丝等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加快“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进程。(侯建兵 侯丽娟)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