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保障 分步实施 项目带动
汾西十三项行动勾绘出脱贫攻坚图谱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汾西县按照“五个一批”脱贫攻坚的总路径,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主要对象,结合县情实际,深化拓展脱贫路径,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制定四年总体规划,逐年分步实施,重点项目带动,专项行动推进,政策机制保障,各方合力攻坚,以十三项行动勾绘出脱贫攻坚图谱,到2019年底,实现全县120个贫困村、11156户、3200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完成脱贫摘帽目标。
一是产业扶贫行动。该县结合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技术支撑等因素,坚持龙头带动,完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以肉鸡养殖、核桃经济林和文化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提高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扶持洪昌养殖公司做大做强,建设“山西肉鸡养殖第一县”,总投资5.63亿元,新建年屠宰2000万只肉鸡加工厂一座,将屠宰规模扩大至年屠宰5000万只,到2020年,全县肉鸡单批存栏达到1000万只,直接和间接受益农民人数达到3.1万人,其中贫困户720户、1.2万人,带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1620元。扶持晋西核桃食品有限公司加快产品研发,扩建核桃系列产品生产加工线,提高核桃加工转化增值能力。新建核桃经济林5.1万亩,到“十三五”末全县核桃林总面积达到22万亩,全力打造“中国核桃之乡”。使贫困人口直接获得劳务收入1678.5万元,每年解决1206个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二是移民扶贫行动。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统筹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进程及搬迁对象意愿,完成147个自然村、13218户、42164人的搬迁任务。其中,扶贫部门实施扶贫移民103个自然村、6155户、19513人,发改部门实施采煤沉陷区移民26个自然村、6229户、20090人,国土部门实施地质灾害移民18个自然村、834户、2561人。三是生态扶贫行动。立足国家生态功能区定位,把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统筹治山治水,协调增绿增收,实现增加森林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双重目标。最大限度吸纳贫困人口参与项目建设,用足用活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形成脱贫增收新的增长点。实施退耕还林扶贫工程,按三年建设3.75万亩计算,全县退耕还林补助款可达5625万元,到2019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工程4万亩,贫困户可获得劳务收入864万元,完成生态管护61万亩,建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生态管护人员的聘用机制和成立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每年可以使220户、880人通过生态保护工程脱贫。四是金融扶贫行动。按照“整合资金、担保放大、融资贷款、信用管理和风险防控”的实现路径,突出精准扶贫到户到人,金融信贷投放在2015年2.5亿元的基础上,每年递增30%,到2019年信贷投放总量实现7亿元。五是教育扶贫行动。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按照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提供生活补助;对在县一中、三中高中学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对在县职教中心就读的在校学生,实行免学费全覆盖。到2019年,通过教育扶贫使3740人脱贫,保障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六是光伏扶贫行动。有效利用县域内丰富的光热资源、土地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劳动力需求少、发展前景广阔的光伏发电站,实现贫困村光伏发电全覆盖。2016年至2019年利用扶贫资金建设104座100千瓦以上村级光伏电站,装机总容量达到13兆瓦,可覆盖2600户贫困人口。七是企业扶贫行动。依托汾西县洪昌养殖有限公司、山西晋西核桃食品有限公司、山西龙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生产就业帮助500人实现脱贫,通过“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帮助2000人实现脱贫;依托山西其亚铝业有限公司、恒达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生产就业帮助6500人实现脱贫。八是电商扶贫行动。以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为契机,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试点示范等途径,积极推动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到2019年,培养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130名,增加农村就业岗位240个。九是重点工程劳务扶贫行动。坚持以脱贫富民为导向,以重点工程实施带动贫困人口务工增收。到2019年,全县重点工程建设贫困人口务工人数达到3000人,日均工资按80元/人,务工90天计,直接增加劳务收入2160万元。十是培训就业扶贫行动。以稳定就业为导向,统筹整合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认证、鉴定等资源,提高培训质量,支持农村贫困劳动力掌握实用技术或转移就业技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支持用人企业在该县建设劳务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建立和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支持5000人左右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十一是社会扶贫行动。积极支持配合省、市在该县定点帮扶单位开展脱贫攻坚活动;支持统战部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发挥优势,开展人才智力扶贫和“万企帮万村”等活动;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三晋巾帼脱贫行动”“双心双实”工程等形式多样的精准帮扶活动;支持老促会、扶贫基金会、扶贫协会等社团组织发挥优势,参与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发挥“10·17全国扶贫日”社会动员作用,不断壮大支持脱贫攻坚的社会力量。十二是基础设施扶贫行动。规划建设改造出境公路,到2019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班车。抓好淤地坝、农田灌溉等工程建设,最大限度收纳贫困户参加。抓好中部引黄工程建设,以北掌水库建设为契机,加大贫困村小型水利、“五小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到2019年,具备条件的贫困村实现生活用气全覆盖。鼓励贫困家庭使用信息网络。十三是社保扶贫行动。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大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切实减轻贫困家庭的医疗负担。对特困群体精准落实社会保障政策,通过社会救助政策实现兜底脱贫。(侯建兵 侯丽娟)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