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输血”为“造血”
——人行汾西支行“1+2”金融扶贫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如今我们太阳山村可不比从前了,63户贫困户在银行的支持下,家家在房顶上装上了光伏发电,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2300元左右,同时对无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户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3000元,我再也不用为贫困户脱贫发愁了。”太阳山村党支部书记陈根水逢人就说。
永安镇太阳山村,属于汾西县永安镇,处在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区吕梁山,下辖2个自然村。2017年6月末,全村委共有230户、730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3户、194人。如何使63户贫困户稳定脱贫,人行汾西支行决定以太阳山村为试点,建立金融扶贫示范村。
因地制宜 确定产业
2016年9月,临汾市10个贫困县金融扶贫工作推进会议后,人行汾西支行深入辖区7个乡镇,结合资源禀赋调查了解“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发展情况。永安镇太阳山村因“太阳能”资源丰富而得名,而且有着多年的肉鸡养殖基础,为了发挥地缘优势,人行汾西支行与县发改委、扶贫办多次协调,决定由银行支持太阳山村发展光伏发电和肉鸡养殖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在太阳山村建立“1+2”金融扶贫示范村,即:一户贫困户实施2项产业,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具体为,每个贫困人口在房顶建设1.68KW光伏,同时对没有生产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由实施主体带动增收。
利用政策 信贷帮扶
金融扶贫示范村确定后,人行汾西支行积极贯彻上级行会议精神,组织尧都农商行汾西支行、亿通村镇银行多次深入太阳山村进行调研、考察,与村委会主任、贫困户代表召开座谈会,向贫困户宣传金融扶贫政策和信贷支持。截至2016年12月底,亿通村镇银行为58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89万元,支持63户贫困户建成人均1.68KW的户用光伏发电站。尧都农商行汾西支行通过汾西县洪昌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和汾西县小河沟养殖合作社两家实施主体,采用“四位一体”间接帮扶模式,为太阳山村26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30万元,洪昌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和汾西县小河沟养殖合作社与26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贫困户与尧都农商银行签订贷款受托支付协议,两家实施主体使用贫困户的贷款作为运营资金,建设肉鸡养殖基地,进行肉鸡养殖。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可获得按给予企业帮扶资金6%的分红。
示范建设 初见成效
金融扶贫示范村引领农民脱贫致富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一是贫困户信贷帮扶全覆盖,贫困户收入有保障。太阳山光伏发电项目每人1.68KW,63户194口人发电量达325.9KW。平均每人每月的发电量在240度左右,国家电网以0.98元/度收购,每人每月收入大约增加220元左右。“四位一体”间接帮扶模式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贫困户每年可获得3000元的保底分红。二是间接收入。太阳山肉鸡养殖基地项目建成后,一个养鸡场可解决30人贫困人口就业问题,每人每月可增加收入25000元左右。三是洪昌养殖公司每月可产肉鸡3000吨,发往北京、浙江、云南等10个省、市,带动饲料加工、鸡粪复合肥、运输、餐饮等产业链的发展。四是通过采用“四位一体”扶贫小额信贷发放模式,增大小额信贷投放力度,扩大贫困户贷款的覆盖面,建立起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实现扶贫方式由“输血”变为“造血”。
(张彦华 张龙)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