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38载 还是满口汾西话

2018-10-07 20:54:2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开汾西老家38年,如今我再一次回来,遇见小时候的玩伴,真的都不认识了!”10月6日,58岁的陈栓华在儿子、儿媳的陪伴下,从广西南宁千里迢迢回到汾西老家,一解多年来的思乡之情,却发现记忆中的老家早已变了样,儿时的玩伴也都不认识了。

  38年前,陈栓华父亲逝世,母亲带着他和妹妹回到广西老家,自此一家三口便在广西定居,漫长的岁月中,他再也没有回过山西。“我爸是乡宁人,因为我爷爷奶奶去世早,被我老舅抚养长大,后来在汾西一家煤矿当司机,结婚后就定居在汾西。”陈栓华说,在他2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他随母亲回到了广西老家,靠种植果树生活。10年前,母亲去世前,叮嘱他一定要回汾西老家看看。

  今年国庆前,陈栓华在儿子和儿媳的动员下,一家人回了老家。“说实话,离开山西这么多年,我早已对老家没有什么印象,因为距离太远,回来一趟成本太高,我一直没有打算回来。这一次,儿子说看新闻得知临汾举办全省旅发大会,十分有意义,所以必须回来一趟。”陈栓华说,他们一家三口乘飞机至西安,中转临汾,乘坐大巴回到汾西老家。

  “我爸以前是矿上的大车司机,我家当时也算是有钱人家,所以我们一直住在县城,回到汾西后,却发现以前居住的地方早已被拆,我四处打听,找到了一个儿时的玩伴,可说了半天人家都记不起我是谁,情急之下,我竟然说出了汾西方言,对方这才想起来。”陈栓华说,他从小就说汾西话,去了广西之后,再也没有说过。这一次回来,听到乡音,自己竟然还能说出流利的汾西方言。

  在儿时玩伴的介绍下,陈栓华才知道,他们当初居住的院子,已经盖成了一栋家属楼,他们以前上的学校,现在也已变了样。我在汾西还有一个堂弟,十几年没有联系了,这次回来感觉分外亲。”陈栓华说,饭桌上,两家人交谈甚欢,他用流利的汾西方言和堂弟聊天,坐在旁边的儿子儿媳,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似乎想不明白,他离家这么多年,怎么还会说方言。

  “生于斯,长于斯!不管离家多少年,这里终究是我的故乡,再见老家人,方言乡音自然随口就来,这有什么奇怪的。”陈栓华说,真正回到汾西后,他发现依然对这片土地充满感情,就算离开了38年,也不能改掉自己是一个汾西人的事实。

  三天两夜,陈栓华一家在临汾过了一个短暂的假期,他们租车去看了洪洞大槐树,品尝了家乡独有的面食,然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此次回来,让我明白了自己的根在何处,随口就来的乡音方言,更让我明白,在我的骨子里,我还是一个汾西人。”陈栓华说,希望家乡越来越好,等过几年,他还会再回来看一看。

  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