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笔者有幸观看了浮山文联在梁村放映的微电影《同喜同喜》。这是一部反映老百姓身边人、身边事的生活片段;是由梁村人当演员,县文联主席当导演编导的一部17分钟的喜剧讽刺片。在放映过程中笑语连珠,叫好声不断,老百姓看得很过瘾,有浓厚的兴趣,乐在其中。这说明浮山微电影一开始上映,服务大众的方向就对了头。下面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希望。
一是这部微电影的看点,在于反映了群众对请客送礼之风的厌恶与无奈。尽管影片标题是《同喜同喜》,但其背后是牢骚满腹,有一种无力回天的无奈。主人翁老权膝下无子,仅有一女,早已出嫁,可是老两口去年请柬不断:今日张某搬家,明日李某嫁女,后日王某过寿,一柬接一柬,柬柬一笔人情账。更有甚者有些人把此事作为一种敛财的手段,一女嫁三回、六岁过十二、怀孕过生日,巧立名目,疯狂敛财,无休无止,大有蔓延之势。做人本分的老权无奈之下也选择了搬家请客,不过只是东窑搬西窑的小闹剧。说是同喜同喜,其中却有一种令人心酸的滋味,即在这种请客送礼不正之风的侵蚀下,许多受害者也渐渐变成了害人者。今天你害我,明天我害你,如此下去,怎么了得。所以此风不可长,一定要刹车。
二是群众当演员,演自己村里的事,演自己身边的人,百姓喜闻乐见,拍手称快。这样的微电影艺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反映了老百姓的心愿。百姓愿意看,看得有滋有味。大千世界有些事就是这么奇怪,大导演的影视作品老百姓不一定能看懂,也未必有兴趣;而反映群众生活的影视作品,偏偏能吸引老百姓的眼球。所以,我们要鼓励这样的微电影茁壮成长、快速发展,优秀影视作品越多越好。
其三,导演要善于在群众中发现人才,大胆使用人才;要善于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的文化素质和表演技能;要善于发现农村中的典型事件,然后加以概括提升,编导出有模有样的群众喜欢的短小精悍的影视作品。
浮山微电影是一件新生事物。希望能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也希望能得到老百姓的广泛参与。要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做出彩中国人。
微电影要办好,一定要解决歌颂什么、暴露什么的大是大非的问题,这是事关微电影发展方向的问题、生命线的大问题,所以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在当今盛世,值得微电影歌颂的东西不计其数,这应该是微电影创作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值得微电影鞭挞的也不少。鞭挞丑恶是为了惩恶扬善。因此,希望搞微电影创作的同志一定要正确处理歌颂什么和暴露什么的关系。
只要扎根百姓生活,一定会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创作的新题材。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走进基层,贴近百姓,搞好微电影创作,让微电影这一新生事物,在浮山的沃土上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盖延敏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