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市法院诉讼服务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2019年10月25日临汾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2019年10月24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周太生所做的《关于全市法院诉讼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诉讼服务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多元司法需求、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司法为民原则,立足诉讼服务中心窗口建设,依托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诉讼服务热线三大平台,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功能,诉讼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在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诉讼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审判执行工作的健康发展,为法治临汾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会议指出,全市法院在诉讼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诉讼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较低;基层法院诉讼服务工作开展不均衡;诉前调解经费需要加大保障力度。
会议要求,市中级人民法院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立足诉讼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确保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为此,会议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准确把握诉讼服务中心职能定位。要坚持以方便群众诉讼为中心,紧扣建机制、定规则、搭平台、推应用四个关键环节,努力构建集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为一体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形成服务群众诉讼、服务法官办案、服务科学决策、服务审判管理的大服务模式。
二是突出科技引领,努力建设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要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通过提高软硬件建设水平促进诉讼服务水平提升;要进一步健全诉讼服务网,整合各种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所有诉讼服务网上办理的“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为诉讼参与人提供一体化、全方位、高效率的诉讼服务。
三是聚焦矛盾化解,推进诉讼服务提档升级。要把诉调对接平台建设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建立诉讼服务和诉调对接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诉调对接的规模化和常态化;要进一步完善诉调对接程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构建高效便捷的调解体系;要着力推进“分调裁审”一体化建设,实行繁简分流、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的纠纷解决渠道。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建设素质过硬的法官队伍。要结合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科学配置司法资源,强化诉讼服务机构建设,优化配置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加大培训、指导和管理,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为民服务、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诉讼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