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司法局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2014-06-10 07:4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小庚)今年以来,古县司法局认真谋划,全面部署,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司法行政工作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祛除“四风”顽疾,锻造“三严三实”的作风,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古县司法局把转变作风、重塑形象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突破口和重要支撑。一是强化思想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采取辅导学习、专题党课等形式集中学习10次;将教育实践活动与传统道德教育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3场;集中观看教育片两场。对影片《焦裕禄》展开了讨论交流。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党员干部思想上受到教育,认识上得到提升,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3篇。服务群众的观念深入人心。二是转变工作作风,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向全局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2次,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开通电子邮箱等多种方式,收集梳理领导班子和成员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共计10条,拿出积极有效的整改措施,推动工作作风转变。三是加强组织纪律,深入开展“工作秩序涣散,纪律松弛”专项整治工作,本着不护短、不遮丑的原则,大力整顿工作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整治迟到早退、请长假、在岗不作为等情况,努力在全局营造风清气正、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树立起积极向上、克己奉公、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

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活动主题,结合“一村一警”联系走访活动,古县司法局把服务群众作为提升转化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努力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走访活动中,广大干警带着践行群众路线的态度和服务群众的目的,深入到全县16个村、1个社区中,收集整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班子领导对全县7个乡镇实行分片包管,督导、检查干警进村入户走访情况,协调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充分利用好走访活动这个服务群众的实践契机。一是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和传统道德教育,教育群众如何处理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子女教育等问题,通过和谐身心、和谐家庭达到社会和谐的效果;局长被临汾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聘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核心价值”宣讲活动特约讲师,义务在辽宁、临汾、运城及本县宣讲40余场,受到干部群众普遍欢迎。二是服务全县法制建设,以“法治古县”建设为中心任务,深入推进“六五”普法,集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次,印刷发放各类法律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待群众解答法律咨询300人次。三是服务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主动出击,积极调处化解群众中涉及婚姻、土地、继承、侵权等方面的各类矛盾纠纷,所有案件档案整理建档,并把140余个典型调解案例整理汇编,印制人民调解案例汇编5册。四是服务农村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南垣乡驼腰村等地邀请市林业局高级专家对16户核桃种植大户专门培训种植技术,与县水利局、财政局协商解决人畜吃水问题,把驼腰村蓄水池建设纳入“一事一议”,争取建设资金,向县民政部门额外争取3个低保名额,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

今年以来,古县司法局突破难点创品牌,突出特色树形象,年初,拟定投资3万元建立集合公证、律师、法律援助为一体的法律便民服务大厅,有效整合服务资源,将法律服务整合一站式办理模式,全力打造一流的法律服务大厅。大厅内设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律师接待、公证办理、人民调解等服务窗口,调配业务骨干、律师、公证员实行坐班服务,实行“一厅式”管理,形成法律咨询、涉法维权、法律服务的集群化、“超市化”布局,来访群众只要走进服务大厅,所有涉法问题都能得到“一条龙”的法律帮助,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便利、高效。

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作风明显改进,面貌焕然一新,想干事、能干事、谋大事的多了;下基层、走基层、沉在基层的多了;群众关心的难题、棘手问题、遗留问题处理的多了。广大党员干部锤炼了党性,洗涤了思想灵魂,补充了精神之钙,祛除了行为之诟,深化了认识,促进了“四风”突出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

     

责任编辑:杨洋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