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贺神建 张锋)近日,古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行为专项行动,进一步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稳定向好,保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行动上周密部署。该县一是制订方案明确任务,结合实际下发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细化各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分工。二是成立机构确保落实,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执法骨干组建了3支20人的专职巡查队伍,配备了4部专门执法车辆开展巡查。三是健全制度形成机制,建立健全了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巡查制度、群众举报制度、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县政府的安排,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专项行动扎实开展。
宣传上氛围浓厚。为确保专项行动深入人心,该县广角度、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一是注重宣传的长期性,在县电视台常年播放私挖盗采宣传标语,并利用出租车LED屏,将30辆出租车打造成打击私挖盗采流动宣传车,大造舆论声势。二是注重宣传的针对性,在重点镇村、采矿区域进行广泛宣传,共刷写宣传标语50余条,执法人员进村入户、进厂矿企业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面对面讲解私挖盗采的危害性。三是注重宣传的专题性,在岳阳广场开展了专题咨询日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
监管上措施严格。该县采取“六个结合”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行为。一是强化素质与工作需要相结合。县国土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执法队伍进行了专题培训,确保依法行政;巡查队员集体宣誓,确保认识到位,切实严格落实廉洁执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二是政府督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带领国土、煤炭、安监部门深入煤矿井下检查“红线”管理落实情况,深入铝矿检查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情况;国土部门增加了巡查频率,联合乡镇坚持每3天对辖区内易发生盗采现象的窝点巡查一次,重点矿区每天巡查一次;专业巡查队伍每周对所辖区域全面巡查一次,发现有关闭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的,立即上报,及时制止。三是部门执法与企业监管相结合。健全了县、乡(镇)、村组、企业四级监管网络体系,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联合行动,对全县采矿区域进行了摸底巡查,使私挖盗采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四是重点巡查与全面排查相结合。该县在实现全面监管的同时,重点突出煤矿企业的监管,对发现有超层越界开采行为的,及时依法处理。五是源头监管与运销管理相结合。在打击私挖盗采上,突出“源头、运输、加工”三个环节;在源头监管上,对全县煤矿、非煤矿山、易发窝点进行了全面排查,组织专业巡查队伍分片包矿定期巡查,杜绝私挖盗采;在加工上,对20家洗煤企业、2家铝土矿加工企业的货源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货源正规;在运输上,对运输的矿产品进行票据检验,追寻源头,制止漏洞,确保安全。六是事前处置与事后追究相结合。在监管上,做到关口前移,对组织不力、工作不实的乡(镇)、部门约谈其主要领导并予以通报批评,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党政纪责任;对参与非法采矿行为、充当保护伞、黑后台的,将严格追究责任,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确保行动效果。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