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赵凯妮 贺神建)自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六打六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古县高度重视、行动迅速、部署周密、拉网覆盖,对所有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全面排查,严厉打击取缔非法违法行为,深入彻底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部署再深入,夯实活动基础。召开了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六打六治”专项行动动员会,制订下发了活动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大检查及“六打六治”活动全面铺开。
活动开展以来,印发安全宣传资料50000余份,悬挂标语270幅。安委办编辑活动简报30期,下发活动通报2期。煤炭部门组织煤矿企业召开了“知责履责、坚守红线”动员大会,规定了安全生产“十条红线”。教育部门在暑假期间,对全县140名校园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安全培训,开学第一课开设了“安全教育课”。县煤炭、公安、消防、住建等单位,分别组织开展了防透水、防火灾、紧急疏散等专项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县政府健全完善了50项应急预案,建立了2800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了54个移动应急救援方舱,配备应急专用卫星电话14部,实现了综合性应急救援力量全覆盖。
拉网全覆盖,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严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各行业领域成立检查组60个、督查组28个,实现了大检查工作全覆盖。各级、各部门严格安全监管“三落实”,坚持每半个月向安委办报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并由各分管副县长签字把关。在大检查活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345人次,检查企业459家次,突击检查企业52家,发现非法违法经营单位14家,关闭取缔2家,责令停业整顿5家,经济处罚32.2万元,排查一般隐患1535条,整改销号1480条,整改率96%,未整改隐患主要集中在道路交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以来,已出动执法人员450余人次,检查企业171家次,突击检查企业30家,排查一般隐患785条,整改714条,整改率91.6%,未发现有重大安全隐患,落实整改资金239万元,未整改的隐患按照规定要求做到了“五落实”。
国土资源部门牵头,联合煤炭、安监、公安等部门,成立了三支20人的专职巡查队伍,结合“风雷二号”再排查再整治“百日行动”,在采矿集中区域不间断开展巡查,20座关闭矿井无松动迹象,关闭状况全部达标,全县各类采矿企业未出现超层越界开采现象。教育部门落实整改资金183万元,整改24所学校58条隐患,联合公安交警部门修补校园周边减速带300条,新增警示牌300块。重新查验了全县12家涉爆单位的档案,实现了民爆信息化管理,发现隐患16条,现已全部整改。国土部门成立了3个地质灾害应急分队,排查出鼠洞、裂缝等隐患187处,现已全部填埋。巡查期间,发现下辛佛煤业周边一处山坡出现滑坡,聘请地质专家进行了现场查看。水务部门对全县水库、淤地坝、河道进行了重点检查,排查整改隐患22条。对重要用电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隐患83条,已全部整改,对两处煤矸石堆积影响变压线的隐患,及时进行迁移,确保供电安全。特种设备领域,现场查封2台无手续的压力容器。粉尘危险场所,结合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进行了喷淋洒水作业,降低扬尘。
铁腕严执法,突出“六打六治”专项行动。为深刻汲取近期各类事故教训,古县把“六打六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对煤矿领域,新增了“安全警示教育周”活动。对9座煤矿今年的采掘范围全部进行了地面物探,查明了采空区及积水可疑区。各煤矿企业新增了传感器综合校验平台,新配备了9台探放水钻孔深度测量仪,提高了开采安全系数。建立了政府领导挂牌包保、煤炭部门领导包矿、五人小组驻矿、安全监理现场巡查、煤矿企业自查五级隐患排查治理网络。煤炭部门开展了“下乡驻矿、提效保安”行动,所有包矿人员全部入驻包保煤矿,开展了地毯式排查。大检查开展以来,检查煤矿157矿次,排查隐患1598条,整改1461条,整改率91%,查处“三违”372起,问责矿级领导31人次、科级及一般人员24人次,处罚16.5万元,责令两座煤矿停产、停工整顿。对非煤矿山领域,下达执法文书14份,排查一般隐患46条,整改29条,注销证照过期砖厂2家,取缔非法洗煤点1处,对9家林地手续不全的石料厂予以停产整改。
督查不断线,确保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古县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县长亲自抓、副县长具体抓、乡镇职能部门联合抓,形成了措施到项、责任到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22位县级领导班子深入包联企业开展了“知责、履职”谈心活动,强化了企业抓安全、保安全的责任意识。
活动开展以来,县政府从县安委办、监察局及县委、政府两办督查室抽调专人,成立4个督查组,在对全县7个乡镇、27家县直单位开展督查的基础上,又突查了4个乡镇、6家县直单位、7家企业,对存在的隐患排查底数不清、治理措施不细等问题,现场提出了整改意见。通过企业自查、部门排查、政府督查,确保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六打六治”活动的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