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课改”之风远航
——记“市级名校”古县二中
临汾新闻网讯 “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对于学校而言,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改,是学校发展的未来。作为我市一所县域名校,近年来,古县二中转变发展思路,积极创新,由课改引路,用精品课引领常态课,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深化课改 创建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古县二中创建独具特色的“三·三·三”教学模式,开创了一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子。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多次组织班子成员召开会议统一思想,集中培训教师,讲解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同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分别派出教师到泽州一中等校学习达150多人次,尤其是组织全体教师分三批深入杜郎口教学一线亲临体会,教师触动颇大。
教学质量的提高,得益于教科研。该校采取分地点分组论坛的方式,校领导分组参加,论坛人员主要是各年级各学科上学期期末考试第一、二名的教师,谈经验、谈方法、谈中考知识点的落实,给其他教师传经送宝,帮助他们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成绩。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为此,该校经常开展集体备课,同年级教师围绕某一课时或本周授课内容大家坐下来谈导学案、谈知识点、谈学情、谈课堂的安排、谈课堂环节的高效性。填好集体备课卡,每大放假前经分管领导签字后交回教研室接受检查。学科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听课,负责签到,无课的年轻教师和新分配教师必须听课。
创造环境 拓宽文化育人途径
古县二中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楼道文化、形式多样的教学楼文化、内容相辅的实践楼文化、知识相伴的公寓楼文化、脚下生辉的台阶文化、张扬个性的室内文化、颇具创意的基地文化。步入校园内,特色标语,图文并茂、亮丽多彩,处处张贴悬挂,温馨的学习环境,呵护学生成长、教育学生成人,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着德育教育的深入。结合教育内容,创建室内外独具特色的墙壁和台阶文化,坚持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让典型事例激励师生进步;每大周一次升旗活动,由学生轮流在国旗下讲话,搭建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构建浓郁的爱心助学氛围,青海玉树地震后,积极组织捐款捐物,为玉树加油、为中国加油;“牡丹节”活动中,广大学生踊跃参加集体表演,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发展……
拼搏创一流,硕果满枝头。多年来,古县二中立足现状,着眼长远发展,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优化发展环境,先后荣获“山西省绿色学校”、“三晋课改先进学校”、临汾市“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
记者 段小婷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