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线真抓实干

古县司法局落实我市“一体优化,两翼平安”建设工作

2016-06-07 10:22: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聚焦主线真抓实干

——古县司法局落实我市“一体优化,两翼平安”建设工作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作为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如何在平安建设中发挥“前沿”作用?古县司法局通过实施“法制宣传近民、人民调解安民、法律援助惠民、法律服务便民和矫正帮教爱民”的司法为民“五项工程”,聚焦主线,狠抓重点,防风险、促发展、破难题、补短板,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平安古县、法治古县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实施法治护航工程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该局充分发挥法治宣传的基础性、超前性、引导性作用,不断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成效。在法制宣传内容上,结合全县“四件大事”发展战略,着力加强了以推进产业升级、企业转型、城乡统筹、生态建设等为重点的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在形式上,充分运用举办法制文艺汇演、法制演讲赛、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培训,发放宣传资料,法律咨询,现身说法,以案说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制宣传,注重发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微信等现代传媒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在对象上,牢牢把握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农民、企业经管人员等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教育,带动全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引导广大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履行法定职责。全民学法知法、懂法尊法、守法护法的浓烈氛围在全县蔚然形成。

  实施法治平安工程 做好社会维稳工作

  把人民调解作为落实平安建设工作的着力点。建立健全了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完善了镇、村、组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出台了《古县司法局关于人民调解工作实行以案定补实施办法》,加强了基层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对全县300余名人民调解员全部进行了培训。从2015年至今,累计处理人民调解案件达1633件,调解成功率在96%以上。

  把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作为落实平安建设工作的落脚点。该县安置帮教工作衔接人员总数196人,监狱看守所刑满释放人员89人,解除社区矫正人员107人,帮教率为100%。年初制定了《关于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深入辖区开展对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调查摸底,全县服刑未成年子女共42人,家庭收入在1万元左右的居多,该局积极与乡镇、民政部门协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就学、就业等实际问题,确保了刑释解教人员不脱管不漏管。该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80名,累计解除125名。对社区矫正人员全部实行手机定位监控,设置“电子围栏”,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为每名社区矫正人员建立了个人档案,成立了帮教小组,建立一对一的帮教关系。截至目前,无脱管、漏管、虚管、重新犯罪现象发生。

  实施法治惠民工程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

  2015年以来,该县全面推广和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全县111个村和4个社区全部签订了法律顾问合同,农村法律顾问在该县实现了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法律顾问共为群众办理诉讼案件153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6件,解答法律咨询585人次,调解纠纷198件,举办法制讲座16场。法律服务工作者们走进农村(社区)、走近农民,担当起了“法律知识宣传员”、“法律事务指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律援助特派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的角色,有力维护了农村(社区)的和谐稳定。

  该局通过有效整合资源,陆续投资15万余元,建成了集律师、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为一体的法律服务便民大厅,占地150平方米,配有接待区、咨询区、业务办理区、私密会谈室、残疾人通道等功能设施齐全的法律服务大厅,着力打造“管理一站式、服务一家人、办事一条龙”的综合性法律服务窗口平台建设,目前已接待来访群众3000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询560余人次。达到了“服务在身边,满意在心中”的社会效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法律援助工作作为全县惠民工程的重大民生项目,该县一直致力于编织一张覆盖全县每一个角落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纵向上,建立了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龙头,七个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为主体,111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固定法律援助联系点为基础的法律援助组织网络。横向上,在人社、民政、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看守所、武警中队等相关部门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法律援助联络点”,使法律援助触角向行业延伸,形成了覆盖全县的“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真正实现了全县法律援助工作“半小时服务圈”的工作。

  实施法治强基工程 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激发“新活力”。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研,下乡扶贫进村入户每人每月不 少于5天,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充分发挥了排头兵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了全体干警干事创业的新活力。

  开展素质教育建设,练就“硬本领”。建立并落实了每周一集体学习的长效学习机制,深入开展了“三严三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两学一做”等系列学习实践活动,从班子成员到司法所工作人员近一年来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法律援助、公证业务、人民调解业务、社区矫正业务、法制宣传等各类培训班计14项68人次,切实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

  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升“精气神”。该局将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的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融入到全员思想政治工作中,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新路子。确立了科学的用人导向,坚持把品德高尚的典型树立起来,把责任心强的干警重用起来,鼓励干警们勤奋好学、敬业上进、敢于担当,树立了良好形象。

  实施法治创新工程 打造特色法治古县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在道德贫瘠的盐碱地上很难绽放法治的鲜花。古县在法制宣传内容上创新性地将法律和道德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德治”在“法治”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将“依法治县”与“以德治县”融合在一起,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司法局将传统道德教育作为局长论坛、全县干部法律培训、全县农村干部及人民调解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全县深入开展“法制道德大讲堂”活动,专程从海口、沈阳、大连等地邀请道德模范人物开展传统文化讲座,目前已举办了53期,全县干部群众观看讲座达到3万余人次,发放传统文化光盘4万余套。投入7万余元在全县醒目位置制作传统文化宣传标语160余条。同时深入学校、农村、看守所及社区矫正对象中开展传统文化讲座。让道德模范和正能量深入人心,从身边人、身边事学起,切实可行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推进平安法治古县建设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和氛围。记者 李媛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