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古县2016年度“爱心助学·精准帮扶”活动侧记
临汾新闻网讯 开学前夕,古县四套班子领导及相关人士纷纷深入基层为贫困学子们送上爱心助学金,帮他们圆了上学梦。据统计,该县今年共资助贫困学生356人次,金额达45.36万元。
古县辖7个乡镇、111个行政村,9万人口,为省定贫困县,县委、县政府于2012年10月成立了爱心助学基金会,四年来已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053人次、金额达101.88万元。2016年,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县继续开展“爱心助学·精准帮扶”活动,针对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帮助贫困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并顺利完成学业。活动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以上率下,社会各界纷纷响应,积极行动,争相向贫困学生伸出精准帮扶的援助之手。
制定标准 完善程序 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资助对象的确定,是爱心助学的关键环节,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确保筹得的资金充分有效、严格、公正地得到利用,切实实现“每一分钱都用于困难学子学习生活”的目标,基金会设立了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在总结前三年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几经酝酿,秉承“确实困难、确需资助,无论家庭、无论成绩”的资助宗旨,形成了较为明析并便于操作的评审标准和程序。今年,根据受资助学生的数量、年龄、学业、家庭以及社会消费水平等情况,评审委员会结合基金筹款数额,资助标准在去年基础上提高了30%左右。资助学生分三档,高中阶段最高档每年资助2600元,最低档1800元;初中阶段最高档1500元,最低档1000元;小学阶段最高档1000元,最低档600元。今年还新增了对大学二本B类以上大学生(包括全日制研究生)的资助,分为3000元和2600元两档。助学基金在管理上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所有筹措的助学资金统一纳入本基金专户管理,自觉接受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以及捐款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评审委员会秉承“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宗旨和“每一分钱都用于困难学子学习生活”的承诺,抽调县委办、政府办、团委、妇联、财政局、教育局、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相关同志,从7月27日至8月8日利用两周时间对7个乡镇及4个社区申报的513名贫困学生家庭进行了逐户走访调查与评审,切实做到了户必进、人必见、底子清、情况明,保障了受助学生符合条件率100%。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评审,最终确定今年资助贫困学生356名,其中小学生179名、初中生81名、高中生69名、大学生27名,并将学生基本情况在相关媒体上公示一周,无异议后通过。
奉献爱心 精准帮扶 把温暖送给最需要的贫困学子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贫困学生家庭,工作人员对这句话的感受更加深刻。
旧县镇西堡村的“玻璃女孩”赵明志,是古县三中学生,患有先天性磷酸酶缺乏症,就是俗称的“玻璃骨”,非常容易骨折,每年需要上万元医疗费用。为了使孩子得到基本的保守治疗,父亲赵红星远去另一个乡镇的马家山煤矿打工,经常是几个月才能回一次家,母亲韩云霞则在学校的帮助下当起了宿舍管理员,方便照顾女儿。
南垣乡孙寨村的崔红鑫同学一家,家境贫困,一家四口,母亲患精神病,小姐姐有病在身几乎不会说话,崔红鑫在店上中心小学上二年级,只能靠体弱多病的父亲崔合宝一个人种地养家糊口。一家人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刚刚从危房中搬出,住进了稍好一点的窑洞。
北平镇贾会村的任婕茹、任婕慧姐妹俩,父母亲在6年前车祸中去世后,姐妹俩与67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年老体弱,浑身是病,没有收入来源,只能靠各界救助。
古阳镇江水坪村的刘宁,正在武汉大学读研究生,家中3口人,父亲患胃癌去世,看病欠下许多外债,哥哥研究生毕业待就业,母亲体弱多病不能干重活,家庭收入非常有限,不足以支付学费及学习用品、生活费用。
岳阳东社区的张茹,是山西农业大学大三学生,家中有4口人,父母亲都是聋哑人,靠叔叔、奶奶照顾,弟弟正在上高中,几乎没有收入来源。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爱心助学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些孩子的情况后,通过调查、评审等程序,对他们给予了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8月19日至24日,县领导深入贫困学生家中,亲手把爱心助学金送到受助学生手上,也把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关爱送到了每一个贫困家庭,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受助学生赵明志在寄给基金会的感谢信中说:“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我会不断努力,向那些爱心人士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回报社会,把爱心的火炬传递下去,用自己的努力和不懈追求去创造自己的明天。”任婕茹、任婕慧姐妹俩在感谢信中说:“党和政府的恩泽惠及我们全家,使我们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增强了与困难斗争的信心,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将来报效国家,报效家乡,报答帮助、救助过自己的好心人,帮助有困难的家庭。”刘宁在接过爱心助学金后,激动地说:“感谢爱心助学基金会今年把贫困大学生也列入资助范围,给我家解了燃眉之急。我一定会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你们的关爱!”
给贫困学子点亮希望之灯是基金会的目标,古县的“爱心助学·精准帮扶”活动,为贫困学子们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孩子们得到社会的关爱,树立起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这一活动也唤起了更多人的爱心,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助学的行列中来,将崇德向善、捐资助学的良好风尚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张锋 刘广亮)
责任编辑: 吉政